-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与景的有机融合.doc
情与景的有机融合
摘 要:上天赋予人类最大的财富就是大自然,所以,在《白杨礼赞》中,茅盾先生会这样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作为经典的托物言志散文,《白杨礼赞》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其中所蕴涵的人性与象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白杨礼赞》 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51-02
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描写了黄土高原之上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从白杨树本身联想到人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托物言志造就了《白杨礼赞》的艺术特色。同时,该文从人性角度来揭示白杨树的高贵,借此表达对抗日军民的崇敬。由此可见,文章中托物言志与情景融合有机结合在一起后,具有了多元化的审美价值。在阅读《白杨礼赞》时,可以获得很多美的享受以及美的教育熏陶。
一、妙语连珠的独特文采
在散文中,抒情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表达途径,而议论确是对一种现象的揭示和评价,也是深入主题神韵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一篇散文能够在抒情的描写上穿插一些议论,就更能够带动读者的思想感情,还能使得主题更加深化。创作于1941年的国统区的《白杨礼赞》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白杨礼赞》中的议论方式与抒情手法是多元化的,借景抒情、直接表达,有的是以情入景,有的是以物言志以及融情入理等。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直截了当地抒发作者的感情,让抒情与描写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作家的观点,从而揭示景物中的寓意与象征意义。
孙麟趾曾经说过:“陈言满纸,有何趣味?若目中未曾见着,忽睹之,则不觉拍案起舞,是曰新!”茅盾先生的散文就贵在一个“新”字。文章开始便以抒情点明题目,从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起笔,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结束,文中赞美的语言如飞流直下的瀑布,这样读者会忍不住问:“白杨树究竟哪里不平凡?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这样的悬念会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找到不平凡的原因。“不平凡”这三个字体现了茅盾先生的满腔热情,同时,也是在突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作者在赞美之前却故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壮观的高原风景。面对辽阔、一望无际的高原,绿色的麦田与黄土交相辉映,也使读者心胸为之坦然。但是在高原上久了眼睛难免会产生困乏感,心里也会觉得没有任何情趣,这就是抑。紧接着作者看见了白杨树,精神为之一振,甚至是惊奇地叫了一声。这样的写作手法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是白杨树的特写镜头,作者也是煞费苦心,从内在气质到外观形象,都掺杂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内在的气质主要表现为不屈不挠、力争上游。作者对白杨树的外观形象描写尤为突出,树干笔直、树枝紧紧靠拢以及树叶片片向上,从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将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接着对白杨树的赞美,作者又融入了强烈的思想情感,于是才有了:“这就是白杨树,大西北最普通的树,但他却不是平凡的。”不仅如此,作者还将白杨树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出来。接着是扬,作者为了突出白杨树的精神,笔锋急转,用了强烈的褒贬对比:“白杨树称不上树中的好女子,确是树中的伟丈夫。”这种对比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阳刚美。紧接着下文用了四个反问句,来揭示其象征意义,不仅做到了语言层次感鲜明,也做到了主题鲜明紧凑。
文章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融情入理,不仅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将抒情与议论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白杨礼赞》的象征意义
优秀的文章都是中规中矩的。抒情与议论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模仿借鉴其中的表现手法,从而完善自己的综合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白杨礼赞》整篇文章要突出的就是白杨树的寓意以及象征意义。象征性是写作的一种表现手段,它的表现思路没有诸多的变化,大体上就是以物喻人,达到表达一种精神力量的目的。《白杨礼赞》就是用白杨树来比喻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那种百折不挠、威武不屈的精神意志。由于作者本人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只能通过象征化的手法来表现。象征化的写作手法要运用好,首先要找到参照物与被参照物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描写白杨树的外观是笔直的而不是歪着脖子的,同时树干、枝叶以及树皮的描写都是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没有丝毫憔悴与委顿。于是,在黄土高原恶劣环境的烘托下,我们看见的就是抗日军民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的成长,还有他们那种哪怕残肢断臂也要抗战到底的革命意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人的思想角度不同,所以看见的事物也不尽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参照物没有变,只是主观思想的角度变了,这就是文中那种“花非花”的意境美。
紧接着,作者为了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以及它的伟岸形象,运用了对比写作手法,最直接的比喻就是楠木与白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PDCA.pptx VIP
- 安全生产五落实到位规定.doc VIP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VIP
- 罗克韦尔(AB) PowerFlex 750 系列交流变频器编程手册 中文.pdf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CL5 CL3 CL1 V4.0 Reference Manual [中文] 用户手册.pdf
- 外周T细胞淋巴瘤课件.pptx
- 中国电信以太智能专线STN(Smart Transport Network)专线培训.pdf VIP
- 宣传制作类项目服务方案.docx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VIP
- 加油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