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doc

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摘要:在工夫红茶(Camellia azalea)加工过程中,对每个加工工序进行取样,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检测,研究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工夫红茶的条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品质特征在加工过程中逐步形成;从鲜叶到干茶,各加工工序样品的含水量持续下降,在初烘、做形和干燥工序中下降较多,分别为21.37、14.35和24.22个百分点;与鲜叶相比,干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主要滋味成分分别下降了5.16、1.04和0.62个百分点,而茶红素和茶褐素分别增加了0.64和0.14个百分点,茶黄素基本没有变化。   关键词:工夫红茶(Camellia azalea);加工;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279-03   Changes of Quality in Congou Black Tea during the Processing   YIN Jie,FAN Shi-sheng,SONG Qin-fei,GAN Xing-li,XIE Me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Each process of processing congou black tea(Camellia azalea), then sensory evaluated and megsured the main qulity components to investigate the was sampled, rule of quality 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rd, liqour color, aroma, taste and securinega of congou black tea were formed gradually. From fresh leaves to dry tea, the moisture contents of each sample decreased 21.37, 14.35 and 24.22 percent in firt drying, shaping and drying proces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fresh leaves, the content of polyphenols, amino acids and caffeine decreased 5.16, 1.04 and 0.62 percent, while thearubigin, theabrownine increased 0.64 and 0.14 percent. Theaflavin almost had no obvious change.   Key words: congou black tea(Camellia azalea); process; qulity   工夫红茶(Camellia azalea)亦称“条红茶”,创制于福建省武夷山,由小种红茶演变而来,主要产于福建、安徽、云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浙江、江苏、广东、台湾等省,主要品类有闽红、祁红、滇红、川红、湖红、宜红、黔红、越红、苏红、宁红、台红等,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商品茶之一[1]。工夫红茶的加工工序包括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夫红茶的品质是在时间、温度、湿度、pH、氧气等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逐步形成红茶色泽红润、香气高爽、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的品质特点[2,3]。   正是由于红茶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等物质得到了充分氧化降解,使得红茶滋味较绿茶醇厚,大大降低了绿茶的苦涩味,因此获得许多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许多茶区也将红茶产品开发作为解决夏秋绿茶滋味苦涩的有效技术手段。本研究通过在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对各个加工环节进行取样,对试样进行外观记录、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检测,旨在揭示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形成规律,从而为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品质形成规律,为茶叶加工技术人员提高红茶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原料、加工设备和场地等均由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公司提供,鲜叶为2012年8月上旬采摘的福鼎大白一芽一叶,设备为工夫红茶加工所需常规设备,于2012年8月上旬在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