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以趣激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寓教于乐 以趣激学.doc

寓教于乐 以趣激学 [摘要]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逐渐开始为人所接受,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上去寻找更好的契入点,而“寓教于乐”教育思想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我们要在教学中巧妙适当地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寓教于乐 尝试 兴趣 魅力 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带着初生牛犊的那一份冲劲,我走上了梦想中的三尺讲台!犹记得,那是2001年炙热不减的9月! 然而,一个月下来,让我陡然走进冰冷荒原!这个痛苦的现实几乎把我打倒! 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的早自修时间多数在读英语,而其他的课余时间习惯做数学试题,用在语文上的时间寥寥无几! 2、喜欢语文的学生人数明显比喜欢数学和英语的少。 3、测验结果显示语文分数高低跨度为50分左右,而数学英语分数高低跨度为80分左右。语文的高分比数学英语少10多分,语文的低分却比数学英语的低分高20多分。 这个现象的结论再明白不过,语文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不高,语文引不起学生很大的兴趣。 为什么我们语文教学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地位呢? 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回顾短短一个月的语文教学,我汗颜地发现我只是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一心只是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我竟然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把他们都当成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令人厌烦,他们对语文没有好感,甚至反感,常常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这正如先贤朱熹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二、追寻寓教于乐的策略 怎样才能让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呢? 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的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这个发现让我兴奋不已,于是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展开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尝试! 1.开展辩论式教学活动 教学《羚羊木雕》,学生对“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万芳与“我”的父母要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的做法认识不一,到底谁对谁非。有人认为礼物过于贵重,不应该送给同学中的好朋友,有人态度截然相反,认为不论礼物多么的贵重,父母都不应该叫孩子不守信用,去要回已经送给朋友的礼物。出现这种情况,我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辩论,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有人说做人要讲信用,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有同学针锋相对俗语说“乌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我们怎能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呢?这堂课广泛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不时引来阵阵喝彩。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就这样在同学们的掌声,欢呼声中度过,下课铃响,大家还余兴未尽,恋恋不舍呢! 有了这样的尝试,学生展现了对辩论的狂热。学《愚公移山》时,对愚公该移山还是该搬家又进行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言辞犀利又不失诙谐,见解独特又极富魅力。看学生滔滔不绝谈自然谈规律谈发展谈应变,感觉思维的碰撞在电光火石间闪耀! 教学《论美》一课时,谈到现今有些人为了追求外在美而不惜在脸上身上动刀美容整形时,学生又自发展开了辩论!看他们群情激愤,对不爱惜父母受之的身体发肤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又列出了众多失败的整容事例,指出了整容所要承受的医学、经济、家庭、社会舆论的众多压力,大谈其弊害!而更有同学将视线投入到现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的面试压力、择偶的外在条件、懵懂的明星美梦、毁容后的容颜、自信的重塑……又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学生思维触角的深度和广度!虽然经常会无法完成我预设的教学任务,但我更乐于见到学生抢接“话筒”。我不怕他们唱走调,因为我的目标不是这堂课要教会他们认识这个字或那个词,他们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什么都好,况且他们语言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都得到了满足。这不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吗? 2.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 课本剧的尝试缘于学校元旦文艺会演的契机。我放手让学生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当一幕幕凝聚了学生心血的课本剧表演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被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