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邪在艾滋病发热中的运用.doc
透邪在艾滋病发热中的运用
[摘要] 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容易并发一些机会性感染而导致死亡。西医治疗艾滋病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然而,所用药物不能将病毒完全清除,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仍持续存在,长期应用产生的药物耐药性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问题使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受阻。艾滋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发热是艾滋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学治疗发热类疾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笔者认为“艾毒”之邪为本病发病之源,透邪之法可贯穿艾滋病发热始终。
[关键词] 艾滋病;发热;透邪;中医药
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1-2]。自1981年首次发现至今,艾滋病的广泛流行不仅威胁这人类的生命安全,还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3-4]。目前,西医治疗艾滋病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强了抗病毒效果,使HIV感染在很大程度上的控制,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并延缓了病毒耐药性的出现。然而,所用药物不能将病毒完全清除,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仍持续存在,长期应用产生的药物耐药性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问题使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受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通过中医药的综合调理,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临床症状改善, 生存质量提高[5-8]。发热是艾滋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笔者认为,“艾毒”之邪为本病发病之源,透邪之法可贯穿艾滋病发热始终。
1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古籍无艾滋病的记载, 现代医家多根据其病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特征,将现代医学的艾滋病与中医的传统理论相联系[9]。从病因学角度,可以把艾滋病归于温病中的“瘟疫”范畴;根据其发病特点,潜伏期较长,发病缓慢,而一旦发病后,病情急剧进展,可归于中医的“伏气温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瘰疬”、“积聚”、“癥瘕”、“恶核”、“失荣”等。
HIV/AIDS患者感染“艾毒”之邪为主要病因,是发病之源;机体正气亏虚是最终导致本病发生发展的内因。艾毒是一种疫疠之邪,具有“毒”的多方面特征,包含疫毒、邪之甚为毒、邪结化毒,其性质兼有湿、热、毒、疠等病邪特征[10-15]。目前对于本病的病机演变有不同认识:李国勤[16]认为人体感染HIV之邪后, 有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机体卫气营血功能失常,进而使三焦脏腑产生病理变化;亦有学者[17]认为,此病与一般温病不同,没有卫气营血之传变, 而“直中”人体营分、血分及本元之气,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此外,薛伯寿[18]认为艾滋病患者失于摄生之道,正气内虚在先, HIV侵犯人体后,正虚邪伏内陷,进一步耗伤精血,损耗正气,使五脏受损而逆乱,卫气失于防御而重感其他病邪(病毒、真菌、原虫、结核菌等),新感引动伏邪,外感与内伤互为因果而恶性循环。
2 透邪在艾滋病发热卫气营血中运用
2.1 邪在卫分——辛凉透汗 邪在肺卫,“艾毒”为阳邪,其性属热,肺主气,其合皮毛,表热郁滞,肺之宣降失司。治宜辛凉轻清宣透,疏散卫表之邪,即“表初用辛凉平剂”常用透药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代表方银翘散。叶天士提出 “汗之可也”治疗卫分证,其用意不在发汗,而在宣透表邪,开其表郁,使卫分热邪外透,则肺气得宣,气机条畅,腠理通达,营卫调和,津液四布,就自然汗出而病解,是不发汗而得汗。若外感风热轻证,可选桑菊饮。有学者[19]根据临床经验估计,艾滋病急性期表现为风寒者较少,风热者居多。对于风热者,银翘散有很好的疗效,认为银翘散为治疗艾滋病外感的主方,临床常可见到曾用银翘散治愈过的某些当时并不知道究竟系何病的风热卫分证患者,后来被确诊为艾滋病。
2.2 邪在卫气——芳香宣透 湿热之邪侵入卫气,湿为阴邪,其性黏滞,宜辛凉轻剂中加入甘淡渗利湿邪的药物,如芦根、滑石之类,使湿邪下行,从小便而去;也可以在辛凉轻剂中加入芳香轻扬、宣表化湿之品,如藿香、紫苏叶、白芷之类。代表方藿朴夏苓汤。方中淡豆豉、苦杏仁宣肺疏表;肺气宣化,则湿随气化;藿香、厚朴、半夏、白豆蔻芳香化浊,燥湿理气,使里湿除而气机畅。正如石蒂南所说:“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临床治验报道,有学者运用此方治疗艾滋病湿热证,效如桴鼓[20-21]。
2.3 邪在气分——清泄宣透,战汗透邪;芳香辟秽,开窍透邪 温热类,清泄宣透,战汗透邪。疫毒之邪热炽阳明气分,里热蒸腾,有发越外达的趋势。治宜辛寒重剂清泄宣透,透热出表。常用透药为石膏。代表方白虎汤或麻杏石甘汤。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认为石膏有“达热出表之功”,指其有辛透寒清的作用,能使蒸腾之热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素质农民培训行政第一课.pptx
- 第二单元写作“劳动光荣”: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docx VIP
- 大气湍流信道中的激光束传输到达角起伏计算及实验 the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angle-of-arrival fluctuation of laser beam transmission in the channel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pdf VIP
- 集合单元测试(职高).doc VIP
- 长钢轨存放作业指导书.doc VIP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pdf VIP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融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最新版】.pptx
-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新).docx VIP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