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益阳市公共卫生业现况(3.26).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益阳市公共卫生业现况(3.26)

益阳市卫生事业现况报告 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我市借全国医改的东风,深化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发展,下面就我市卫生事业的现况报告如下: 一、卫生事业现况 (一)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面积50.5平方公里,益阳市常驻人口47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1‰,中心城区公安户籍人口51万。 益阳市现辖资阳区、赫山区、南县、桃江县、安化县、沅江市、大通湖区和益阳国家级高新区,共设11个街道办事处,85个乡镇,215个社区,1783个行政村,城市化率39.86%。 201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72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亿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7元。 (二)卫生资源总量 1.卫生服务机构。至2011年底,我市具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46家,其中医院19家,乡镇卫生院9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家,农村卫生室3015家,门诊部481家,诊所369家,妇幼及疾病控制服务机构38家,其它卫生机构14家。 2.卫生技术资源。至2011年底,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为14991人,管理和工勤人员2064人,卫生技术人员中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6368人,从事护理工作的4538人,从事药剂、检验及其他辅助专业的人员4085人,分别是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43%、31%、26%,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1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5763人,执业助理医师2756人,每千人拥有数1.35人,执业护士4724人,每千人口拥有数0.98人,医护比为1:0.75。 3. 医疗床位设置。至2011年底,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编制床位11158张,每千人口拥有2.37张。 4.医疗卫生设备。全市医疗机构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802台。其中500MA以上医用X线诊断机22台、磁共振成像设备4台、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24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台、钴60治疗机4台、救护车165台、呼吸机42台。 (三)卫生服务状况 1.医疗卫生服务。2011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人数达12.5万人次,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达85%;门急诊病人达126万人次,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加25%和35%,病人治愈、好转率达80%以上,病人对医疗机构服务的满意度达90%以上。医疗安全基本保障,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2.卫生防病服务。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基本控制了重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全市甲、乙类传染病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99.43/10万;结核病涂阳登记率为43/10万,低于全省控制指标;全市已达到国家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控制标准;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及疟疾危害;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率达到国家疫情控制目标,人畜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覆盖率以乡为单位稳定在90%以上,消除了脊髓灰质炎。“十一五”期末,我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扩大到“十三苗”,传染病预防接种扩大到15种。建立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2个,流行病学调查队伍20支。2006年至2007年分别夺取了抗击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治的胜利,2009至2011年取得了抗击H1N1甲型流感的胜利,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所提高,全市没有发生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卫生法制与监督。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于2003年3月挂牌成立了益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起结构合理、办事高效、执法有力的卫生监督新机制。目前,7个区县(市)均成立相应机构。2011年,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及市政府的“三定”方案,将餐饮环节的监管正式移交给食品药品监督,原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移交给卫生行政部门,并进行了部分人员的划转。 4. 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控制指标。2011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31%,儿童保健管理率为61.80%,住院分娩率为96.53%,婚前健康检查率为19.66%,妇女病普查率为36.86%。 5. 社区卫生服务。全市已规划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6. 中医工作。全市中医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创建国家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1个,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2个,完善了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建制,省级中医融入社区卫生示范区1个。中医医院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if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