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二、DNA存在的形式 基因组 细胞或生物体的全套遗传物质,由每个染色体组的DNA组成,人体体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DNA全长3.2×109bp 。 高度重复顺序 特点:由很短的碱基序列组成,长度2-200bp,重复次数106-108。一般占DNA碱基对的10%-30%。由一些短的DNA序列呈串联重复排列。 卫星DNA DNA在CsCl密度梯度离心中,由于GC的含量少于AT,当重复序列的GC与AT的比率有差异时,可在DNA主峰旁形成卫星DNA。卫星DNA构成着丝粒,端粒和Y染色体长臂上的异染色质区。称为卫星DNA。 反向重复顺序 是两个顺序相同的互补拷贝在同一条DNA链上反向排列而成的,形成链内碱基配对,形成发夹结构。 中度重复顺序 特点:在长度和拷贝数目上有很大差别。 有些中度重复序列DNA具有编码功能,如编码rRNA和tRNA以及组蛋白的基因,大多数无编码功能,主要是一些分散重复DNA序列。 分两类 短分散元件(SINE) 长度300-500bp,散在分布在基因组中,拷贝数目可达到105以上。 如Alu家族,人基因组中大量分散存在,约有50万-70万份拷贝,相当于平均4kb就有一个Alu序列。 2. 长分散元件(LINE) 长度5000-7000bp,重复次数为 102-104 。 如KpnI家族。 单一序列 单一序列是单拷贝或很少几次的序列,一般800-1000bp组成。 其中有部分是构成编码细胞中的蛋白质的基因(结构基因)。 三、基因及其结构 原核生物:DNA分子的一个片段,连续编码。 真核生物:(断裂基因 split gene) 大多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编码序列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 内含子(intron): 两个外显子之间无编码作用的DNA序列。 例如: 人类血红蛋白β珠蛋白有2个; MDM基因 有74个。 (外显子和内含子在不同的基因中互变) 外显子-内含子接头 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之间的接头区高度保守的一致序列;每个内含子的5‘端为GT;3’端为AG。 以上接头也称 GT-AG法则。 有义链(编码链) 一个结构基因的5-3链; 反义链(反编码链) 一个结构基因的3-5链,与5-3链互补,指导mRNA转录。 侧翼序列 每个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外侧的不编码的DNA序列。 启动子: 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100bp内的与RNA 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 TATA框: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19~27bp处;序列为TATAA/TAA/T;与TFⅡ结合准确辨认转录起始点。 CAAT框: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70~80bp处;序列为GGC/TCAATCA;与CTF结合,促进转录。 GC 框:两个拷贝,分别位于CAAT框的两侧;序列为GGCGGG;与转录因子SP1结合,增强转录。 断裂基因结构模式图 四、多基因家族和假基因 多基因家族 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突变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它们在基因组中的拷贝只有微小的差别,并行使相关的功能。所以是一组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 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类是一个基因的多次拷贝成簇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形成一个基因簇。 另一类是一个多基因家族中的不同成员成簇分布于几条不同的染色体上,这些成员的序列虽然有些不同,但是编码一组关系密切的蛋白质。如超基因家族。 假基因 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类基因成为假基因。 假基因的核苷酸顺序与相应的活性基因极为相似,但不能表达,不具有正常功能。 它们与有功能的基因有同源性,起初可能是有功能的基因,以后由于发生突变,失去了活性,变成了无功能的基因。 第二节 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二、基因的表达(gene expression) 基因表达是DNA分子中所存在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或通过转录形成RNA发挥功能作用的过程。 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同步进行。 真核生物:转录在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 1. 转录(transcription): 按照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合成RNA的过程。 在细胞核中,以DNA的反编码链为模板,从转录起始点开始,以碱基互补的形式,合成RNA,即hnRNA:包括外显子、内含子和部分侧翼序列。 过程: hnR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2讲单元空间的形态构成综述.ppt
- 第02讲-花岗岩成因类型综述.ppt
- 第02-啤酒综述.ppt
- 第02章_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规划综述.ppt
- 第02章_生命的化学基础综述.ppt
- 第02章_运动与力综述.ppt
- 第02章【确知信号】综述.ppt
- 第02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综述.ppt
- 第02章晶体缺陷综述.ppt
- 第02章酶(4学时)综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