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6、肌原纤维是由上千条粗、细两组与其走向平行的蛋白丝构成的 粗肌丝位于肌节中段的A带内,固定于M线,两端游离 细肌丝一端固定在Z线,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侧 因此,I带内只有细肌丝,A带中部的H带内只有粗肌丝,而H带两侧的A带内既有粗肌丝也有细肌丝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理学 Physiology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肌管系统 1、横小管(T小管):走行方向与肌原纤维垂直的管道,是肌膜在明、暗带交界处(骨骼肌)或Z线附近(心肌)向内凹陷形成的 2、纵小管(L小管):走行方向与肌原纤维平行的管道称为纵管,也就是肌质网(SR) 3、终池:SR的末端膨大或呈扁平状,与T管膜或肌膜(见于心肌)相接触(但不连接),这部分SR称为连接肌质网,在骨骼肌也称为终池 4、三联体:骨骼肌中T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形成三联体,三联体结构是肌纤维兴奋-收缩偶联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一)肌微丝的分子组成 1、骨骼肌的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组与其走向平行的蛋白丝构成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肌凝蛋白)构成,头部具有横桥,是一种ATP酶,为横桥屈伸运动提供能量 生理学 Physiology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肌动蛋白形成双螺旋链,上有与肌球蛋白结合的位点 原肌球蛋白嵌于螺旋沟内,阻止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横桥结合 肌钙蛋白附于原肌球蛋白上,通过与Ca2+的结合,构象改变启动收缩过程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二)骨骼肌收缩的过程 1954,Huxley,肌丝滑行理论 骨骼肌的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组与其走向平行的蛋白丝构成的 肌肉的缩短和伸长均通过粗、细肌丝在肌节内的相互滑动而发生,肌丝本身长度不变 表现为: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只有明带发生缩短,同时H带相应变窄 生理学 Physiology 骨骼肌收缩具体过程 胞质内Ca2+浓度升高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并构象变化 肌钙蛋白与原肌球蛋白的结合减弱 原肌球蛋白移动暴露出肌动蛋白的活化位点 肌球蛋白头部与肌动蛋白结合 横桥释放能量头部摆动 拖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行,肌肉收缩 横桥结合ATP,与肌动蛋白解离 ATP水解,横桥进入高势能状态,肌肉舒张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胞内Ca2+高,再次收缩 Ca2+低,进入舒张状态 生理学 Physiology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四、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 * * 生理学 Physiology 受体-G蛋白-AC途径 Signal amplification by G-protein-coupled second messenger cascades 生理学 Physiology (二)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受体也称促离子型受体,受体蛋白本身就是离子通道,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不仅涉及离子本身的跨膜转运,而且可实现化学信号的扩膜转导。它们的开放或关闭直接受配体的控制,其配体主要为神经递质。主要位于突触后膜上。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分子构象改变,使离子通道打开或关闭,选择性的促进或抑制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快速流动,产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在几个毫秒内引起膜电位变化,从而传递信息,产生生物效应 包括: 化学门控通道,如N(烟碱)型Ach受体 电压门控通道,如心肌细胞T管膜上的L型钙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生理学 Physiology 生理学 Physiology 离子通道受体的典型代表-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模式 乙酰胆碱受体是由5个同源性很高的亚基构成,包括2个α亚基,1个β亚基,1个γ亚基的和1个δ亚基。每一个亚基都是一个四次跨膜蛋白,分子量约60kd,约由5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推测跨膜部分为四条α螺旋结构,其中一条α螺旋含较多的极性氨基酸,就是由于这个亲水区的存在,使五个亚基共同在膜中形成一个亲水性的通道。乙酰胆碱的结合位点位于α亚基上。 生理学 Physiology 生理学 Physiology (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与G蛋白偶联受体不同,受体分子的胞质侧自身具有酶的活性,或者可直接结合并激活胞质中的酶而不需要G蛋白参与 1、酪氨酸激酶受体 2、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为一次跨膜蛋白,其胞外部分为配体结合区,中间有跨膜区,胞内部分含有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催化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离心泵设计计算表.xls VIP
- 公路市政化改造总体设计思路与实施探讨.docx VIP
- 新版装备承制资格现场审查项目和评价标准.pdf VIP
- DBJ04∕T 290-2012 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pdf VIP
- 北邮全套通信原理课件(刘丹谱老师版).pdf VIP
- (高清版)-B-T 2651-2023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横向拉伸试验.pdf VIP
-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规程.docx VIP
- 数据中心算力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pdf VIP
- 港口起重机驾驶操作训练仿真模拟器技术方案(纯方案,109页港口起重机驾驶操作训练仿真模拟器技术方案.pdf VIP
- 青海水库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编制指南、管理、制度、操作手册示范文本、管理设施与标识导视系统建设与维护指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技术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