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锦江航运的兴衰.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仁锦江航运的兴衰

铜仁锦江航运的兴衰 锦江原名辰水、铜江河、麻阳江,主要支流有大小二江。大江、小江分别发源于武陵山脉梵净山东麓、南麓,流经江口、松桃县境后,在铜仁城西南铜岩处汇流为锦江。锦江东流文昌阁入湘,至辰溪汇入沅江,顺流而下,可达辰州、常德,成为长江水系一大支流的上源。   锦江干、支流全长416公里(铜仁辖区279公里),其中干流闵孝河至辰溪长305公里,支流寨英河至铜仁长81公里,小江口至两河口长30公里。“舟筏之路优于车马”,古代运输“常循水而行”,致江河沿岸最先城市繁荣。铜仁城三面临水,是沅江支流锦江水的发源地,“居辰、常上游”,水上交通发达,为“舟楫所通,商贾所集”之地。   锦江开发较早,既为战争运载兵员辎重,又运民食,输送商品。因得益于水运之利,铜仁自古商业较为发达。早在宋代,锦江水系已通达洞庭湖,就有湘、川、赣客商来此贸易,常以日用百货、食盐、陶器换取当地土布、桐油、花生、五倍子、土碱、牛皮等土特产。明、清时期,更是“商贾帆樯、络绎不绝”,知府征税每日百两以上,素有“黔东护商栈”之誉。铜仁最大的渡口有下南门、中南门、西门码头,昼夜有船舶过河。从湖南上来的高吨位“大帮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到达铜仁府城中南门。中南门码头河宽水深,“大帮船”停靠这里卸货,顺路搭载客商下船,然后逆水进入最后一座码头小江西门码头。从大、小两江用小船运来的桐油、花生、水银、朱砂、药材等地方土特产,早已屯货于货栈、商号,“大帮船”装好货后,驶出码头停舶于杨家河坝,等候小船又去中南门运回日用百货。据《黔游纪略》记载:“铜仁滨河……船舶往来,日凡数百十号,商务不衰。外商在铜开设洋行五、六家”,城内有大中商户400余家,成为黔东和川东一带各种土特产和省外常德、汉口等地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和销售市场,年销桐油350余吨,牛皮、五倍子、生漆、土碱、吴茱萸约100万千克,百合粉、洋芋粉2300多担,水银27.5万多千克,朱砂2.5万多千克。1915-1918年,城区人口由1.2万余人猛增至2.3万余人。商号开始走向专业化,更趋于集中经营,出现了“八大商号”;1919年,仅经营山货土产一项,八大商号获利都在10万大洋上下。   铜仁至湖南常德流程长达465公里,有急流险滩数百个,其中仅铜仁至漾头29公里航段即有大小险滩24个,平均1.2公里就有一个。较大的险滩有王灵官滩、东关滩、鸭棚滩、施滩、桶滩等,每个滩上礁石林立如同刀斧,破碎的崖层半隐半现于水中,形成道道“门坎”,航道十分窄曲,船、排走水十分凶险,“拦头工”和“舵把子”稍不留神偏离航道,就会造成船毁人亡。因此,在船民中流传着“行船三分忧,走水死中求”的悲歌。然而行下水船,如遇涨“绿豆水”,航道略宽,水急船快下湖南只要半天。西来之船是逆水,遇滩则须纤夫背纤。上滩时,驾船的“拦头工”手使一“抵竿”,竿插河底,肩入月牙木柄,脚蹬船头枋,手抓船邦,人几乎与船板平行成一字形;一声号响,岸上纤夫弓背前倾,手抓岩壁脚蹬鹅卵石全身用力,待使竿人从船头移位到船篷边,使竿人又须回船头开始抵竿,如此反复数百次。纤夫们光着脚板在炙烤的太阳下沿着山崖的纤道边喊号子边使劲用力拉,每上完一滩须小憩一会,吃点干粮或抿口酒,再过险滩。按水上行规,船家在开船前须用三牲供天后宫以求妈祖神保佑,过黄腊关时泊船在令婆庙上香以求平安。每次航行遇到翻船损货时,河面浮满油篓、桶、药材包、花生包,闻讯而来的乡民纷纷下水,打捞“浮财”,幸免于难的船工、货主无奈望河长叹。   河道险尚不足惧,水匪劫船却十分可怕。民国时期,土匪抢劫商船事时有发生。在湘黔交界的几十里水道上,横行百年的水匪常在水流缓慢处鸣枪叫停,船家只能停船任其劫货,否则船毁人亡,不少外籍铜商因此倾家荡产。故而外籍铜商经常结伴而行,大小商家拼货组成几十乃至上百只船的船队,浩浩荡荡,人多势众,小股水匪不敢袭击。北伐战争,贺龙两次在铜扩、驻军,告示全城商家,定日护航。此举令全城大小商家欣幸,纷纷倾其城乡库房存货,或相互拼货租船,一时船只供不应求,出发时竟集船百余只,首尾相接数里,在贺军武装保护下驶出麻阳境外。府城设卡东西两关,西关设 在江口专治大江,东关税卡曾一度设在漾头,遇船则鸣枪叫停。此后,漾头税卡撤销后又设捐卡。交税后船头或篷上插一小旗,以示完税。商船满载桐油、花生、五倍子等地方土特产,运至常德贵州码头。此码头是铜仁府松桃人杨芳向常德知府所讨一箭之地专为铜仁商家所建。临码头之街为大河街,铜仁商号先后有“罗洪盛”“广聚老”“高灿顺”“庆元丰”“徐夏隆”“朱自大”“谌裕隆”等商家设分庄、货栈。   清末民初,铜仁府城商号老板几乎都居住在中南门一带,名声比较大的有“余兴和”“义友海”“孙盛记”“谢衡长”“余德和”“刘义泰”等老“八大号”商家,逐步形成“商贾云集,云贵、两湖、豫章、粤广之民络绎趋赴、货物充韧,阛阓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