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气预报曾经是军事秘密.doc
天气预报曾经是军事秘密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每天的播出时间只有5分钟,却稳居收视率的前几位。日前,几位《天气预报》栏目的创办元老,讲述了这档节目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多元的30载历程。
60年前,明天的天气是个秘密
现在的人也许无法想象,在60年前,明天是啥天气这件事,还是个被严格管制的军事秘密。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气象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成立,直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职能是为国防服务。老百姓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只能从当天傍晚的晚霞里猜测一二。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出于经济建设和防范灾害天气的需要,天气信息开始解密。同年8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签署命令,将各级气象组织从军事等级转到政府等级,气象信息开始为经济建设服务。从1956年开始,中国的老百姓可以从广播里听到天气预报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也会刊登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1979年,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王世平随团到日本访问。日本当地一家气象台热情招待,晚餐时,主客双方边聊边品酒,气氛十分热闹。突然,屋里的电视屏幕上走出个小伙子,指着背后的一幅日本地图认真讲解。屋里的日本人一下全都不说话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屏幕,几分钟后讲解结束,大家才继续喝酒聊天。这景象让王世平吃惊不已。日方代表说,这就是日本的电视天气预报,这些气象信息由国家提供,由公司加工制作成电视节目,再通过电视向公众发布。
中国气象人,第一次见识到以电视传播气象信息的巨大效应。在回国的路上,代表团就开始讨论,中国的天气预报也应该有电视版。
1980年7月,《天气预报》节目亮相央视
1979年,中央气象台和中央电视台开始协商合办天气预报电视栏目。由于双方都没有经验,最后大家决定,先效仿国外。
当时,西方的气象节目大部分是由气象专家来主持。央视本身主持人不多,对气象知识也不了解,决定由气象台派人担任主持。很快,中央气象台内部开始“海选”主持人,气象台预报员韩建钢和气象台职工李援,被选定为男女主持人。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亮相,“跟新闻一样是直播,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播出,时间也只有两分钟。”最初的一个半月,每天下午5点中央气象台数据一出来,韩建钢和李援就把专业术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半个小时后拿着稿子去中央电视台播音。
当时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就是单纯念稿子。一个多月的汛期过后,节目就改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播报了,大家熟悉的《新闻联播》主持人邢质斌和罗京都曾经播报过。一遇到灾害性天气,韩建钢还会出镜客串,弄得当时的老百姓一看到他出现就会说,一定是哪里又有灾了。
《天气预报》播出初期,有观众写信说,本来半小时的新闻时间已经很紧张,再插上一条天气信息,新闻就播得更少了。为此,央视和国家气象局还联合搞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民意调查,最后《天气预报》以80%的支持率得以幸存。
背景音乐《渔舟唱晚》用了30年
198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全国气象会议上指示“电视天气预报需要改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取经美国,开始向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转型。
国家气象中心在办公大楼5层挤出一间办公室,中央电视台支持了一台电视机。这间40平方米的办公室是栏目组最初的机房,他们从建材市场买来石棉瓦,在房间角落搭建了一个一平方米见方的播音间。栏目组最初的技术人员叶阿庆等人,从中央气象台借来购自日本的小型摄像机,拍摄黑白云图,再用家用录像机编辑成动画,示意云图走向。这在当时的国内十分新鲜。
一切就绪后,一个难题出现了,栏目背景音乐迟迟选不出来。工作人员里没有音乐爱好者,收音机里流行的也都是些红色歌曲,完全不合适。不久,气象台的曲声浦拿出了一首电子琴版的《渔舟唱晚》,最后被一致通过。谁也没想到,《渔舟唱晚》一唱就是30年,成了《天气预报》的标志。曲声浦后来说,当初选它只是觉得这首曲子“欢快而不闹腾”。
1986年10月1日,新版《天气预报》登场,动态卫星云图披上了颜色,还多了太阳公公、云彩和雨点这些让普通观众一目了然的符号。一位85岁的老婆婆写来信说:“过去,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全凭听,可我耳朵聋听不清,这下可好了,一看电视上的太阳、云彩就知道是啥天气了。”
1993年,“屏幕上跳出个气象先生”
1989年,《天气预报》从新闻联播里抽离出来,成了一个单独的电视节目,每晚7点半在新闻联播结束后播出。1993年,节目经历了一次重大改版,3月1日晚7点半,《渔舟唱晚》的旋律响罢,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他手拿一根指挥棒,边指边讲,绘声绘色。这一变化迅速成为重大新闻,第二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位置就出现了一幅《天气预报》节目的截图照片,配以长文,标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行员面试英语题及答案.doc VIP
- 平安证券-全球公共养老金研究系列-五-:美国CalPERS:资产负债管理的平衡术.pdf
- 市政道路工程监理方案监理大纲.docx VIP
- 中医健康宣教.docx
- 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doc VIP
- 2026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6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300题)附.docx VIP
- 润尔泰招聘简章.pdf VIP
-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1--11)单词表(带音标).pdf VIP
- 青蛙和蟾蜍教学课件.ppt
- 第三单元作文:中华传统节日-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素材积累(部编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