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河涌起大波涛.doc
塔河涌起大波涛
东海之滨,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山海壮丽、景色秀美、文化深厚,诗圣杜甫曾写下“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的诗句赞美台州。
塔里木河之畔,一师、阿拉尔市,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兵团年轻的军垦新城。千年不倒的胡杨和铸剑为犁的军垦精神都是阿拉尔人心中的精神象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江南人的温婉精明,遇到了西北人的豪爽性情,让千年不绝的塔里木河掀起了发展的大波涛,让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三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的一班人,紧紧围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亮点、以智力支持为支点,以促进受援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落脚点”的援疆总体要求,克服环境陌生、气候恶劣、任务繁重、时间紧、要求高等各种困难,全面推进各项援疆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者近日走近了这些可爱的台州援疆干部,倾听他们的故事。
“新疆人”任波
4月25日,记者和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智力组、资金组组长任波一起走在一师、阿拉尔市市政府大楼后的广场上,望着广场中造型奇特的三角形建筑,第一次来到阿拉尔市的记者问任波:“那个建筑是什么?”
“阿拉尔军垦博物馆啊……”说着,任波向记者说起他的援疆感受,“我来兵团也两年了,每一次进去还是感动不已,我觉得兵团的前辈就是新中国最早的援疆者,我们只是跟随他们的脚步……”
越聊越多,记者发现眼前的这个“新兵团人”对兵团的认识很深,就对他说:“你现在俨然是个兵团人了。”
“是啊,我现在回台州,家里人都会说‘呦,新疆人回来了’。”任波大笑着答道。
2010年冬天,任波在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成立不久后,踏上了阿拉尔的土地,那时候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人员还不齐整,整个智力组、资金组只有他一个人。
“人少也要工作,那几个月真是太忙了,时常加班,有一次我一个人做一个智力援建项目计划,加班到凌晨2点,门卫把大楼门都锁了起来,半夜三更我到处打电话‘求救’,费了好多事儿才找到人把我‘放’出去,这事被大家当作笑谈说了好久。”说到最初的忙碌,任波毫无怨言。
任波在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中负责智力援疆的工作,在了解了一师、阿拉尔市的智力资源后,他深深地意识到,援建一师、阿拉尔市,人才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邀请内地知名的专家来授课,培养大家的学习能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于是,任波和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积极邀请台州以及周边地区的各类专家来到阿拉尔市,但是一个插曲改变了大家的观念。
“有一次,我们准备邀请一名上海的专家来做一个讲座,原本以为一切顺利,但是到了最后的关头,专家婉言谢绝了我们,问其原因才知道是因为新疆太远,时间成本太大。”
这次事情之后,任波不断反思,有没有可能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下帮助大家学习呢?突然,“网络学习城”的概念跳入了他的脑海。
之后的一年,在任波和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的努力下,依托台州市组织部的学习网站,一师、阿拉尔市的“网络学习城”建立起来,范围直接延伸到一师的各团场、连队,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在“网络学习城”中,听到了来自发达地区顶尖专家的课程。
“设计师”杨琳
在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项目援建负责人杨琳的办公室里,一张平面效果图引起了记者注意,那是阿拉尔市北扩区“教学城”的效果图,杨琳告诉记者,“教学城”的建成将为阿拉尔市崭新的北扩区城市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援疆前,杨琳曾经担任过台州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来阿拉尔之前,他就对阿拉尔当地的建筑进行了了解。
“建筑,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还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和环境期望,我们的援建项目侧重民生,那就更要加强了解。”杨琳说。
杨琳的第一个任务是规划设计“台州新村”。如今的“台州新村”已经成为了兵团援建项目的标杆,可在当时可谓困难重重。
2010年8月11日,和田河的洪水决堤而下。洪水袭击了一师、阿拉尔市,一夜之间,阿拉尔市及周边的5万亩农田被淹,逾千户职工的住房坍塌。
灾情发生后,为了让受灾职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住上新房,台州市和一师、阿拉尔市经过讨论,决定建设“台州新村”,千斤重担压在了杨琳肩上。
可是即使时间紧任务重,杨琳还是向他的团队提出了要求——高起点规划。
“当时有些人不理解,‘火烧眉毛了还高起点规划,先解决灾民吧’,我对他们说,即使困难再多,也要搞好规划,我们要树立援建项目的标杆。”杨琳当时很坚定。
在杨琳的坚持下,一份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规划方案出台了。
2011年3月,“台州新村”开工建设,到10月底,第一批灾民搬进了新房。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施工的“台州新村”成为了兵团建筑史上的一个“神话”。
“工程的细节决定成败,就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