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杜诗歌艺术特色之比较.doc
李杜诗歌艺术特色之比较
摘 要:本文针对李白和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展开比较研究,全文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李白和杜甫的诗风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二、二者诗歌艺术风格的相同之处;三、二者诗歌艺术风格的相异之处,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杜甫的诗歌悲慨满怀,李白善用夸张和比喻来抒发主观情感,杜甫则善用对比来揭示客观现实,展示出了盛唐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中唐的现实主义风貌。
关键词:李白 杜甫 诗歌艺术特色 相同 相异
李白是盛唐的骄子,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想象,既有气势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浑然天成的明丽意境。“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影响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李白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墨客。“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杜甫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其典型风格是沉郁顿挫,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体现了中唐诗歌以人间艰辛代替主观理想的审美趣味。中唐的元白诗派继承了杜甫的缘事而发,韩孟诗派则承袭了杜甫的精于练字,无论是他诗歌的艺术成就还是他高尚的思想情操,对后世文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直至现在还闪耀着动人的光彩。
一、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相同之处
李白和杜甫作为中国诗歌史上两位杰出的诗人,以“诗仙”和“诗圣”的高大姿态并行于文化繁荣的唐朝。他们都经历过盛唐,都才华横溢,都爱饮酒吟诗,二者的诗风虽然迥异,却也有一些相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诗歌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李白的不少诗篇都反映了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督护歌》、《秋浦歌》等。再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将个人的悲喜与时政紧密相联,表明其关注现实的精神。
其次,他们的诗中都充满丰沛的感情。李白作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如《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字里行间写满了诗人的豪情万丈。杜甫作诗,沉郁顿挫,壮大深厚。如《秋兴八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总能将浓烈的感情化为心中深沉的慨叹。
另外,李白和杜甫都善于炼字造句。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用“相对”一词,青山仿佛也有了生命。“出” 和“来”这两个词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青山、绿水、红日和孤帆便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卷。杜甫也擅长炼字造句。“炼字,是他的自觉追求。” 他曾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明他对语言锤炼的重视。《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用的极妙,把春雨的不期而至及诗人的喜悦描绘的十分传神,可见其炼字的功力之深。
二、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相异之处
(一)情感基调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杜甫的诗歌悲慨满怀。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形成了豪迈奔放的情感基调。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认为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云霄,即使风停了,大鹏从天上飞下来,还能将大江里的水一簸而干。在这浩大磅礴的气势中,我们感受到诗人豪迈激越的情感涌动。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胜而衰的转折,目睹了社会遭受的巨大破坏,他的诗歌便呈现出悲慨满怀的情感基调。如“三吏”“三别”,诗人塑造了老妇,征夫,新妇等丰满的人物典型,字里行间充溢着家国之思。再如《春望》,当时长安城已被叛军焚掠一空,所到之处尽是衰败萧条的景象,诗人不禁触目伤怀,发出沉重的忧叹和感慨。
(二)修辞手法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抒发情感,杜甫则善于运用对比揭示现实。
李白少年时受到道教的影响,道教思想开拓了他奇特的想象空间,故其诗中多极度的夸张和奇妙的比喻。“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如《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将头发的长度无限夸大,以有形的白发比喻无形的惆怅,将具体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情感,可以看出诗人夸张的构思,虽然夸张,却也真切自然。再如《北风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大胆的以竹席来比喻北国的雪,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出人意表的表达方式。
杜甫善于运用对比。“对比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诗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 如《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鲜明的对照中,深刻地揭示现实。在《驱竖子摘苍耳》中,“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将“富家”臭肉和“战地”白骨放在一个语境中,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出尖锐的现实矛盾。
(三)意象运用
李白的诗歌意象有壮美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