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 一 学期 上课时间 2012 年 11 月 19 日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设计 实验时间:2012/12/17/8、9、10节 小组合作:是■ 否□ 小组成员: 1、实验目的: 1. 掌握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并熟悉用实验方法测绘R、L、C 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3. 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 值)的物理意义 及其测定方法; 4. 掌握并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正确使用。 2、实验场地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实验场地:枫林实验室 实验设备和材料: 序号 名 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 注 1 函数信号发生器 1 2 交流电压表 0~600V 1 3 双踪示波器 1 自备 4 频率计 1 5 谐振电路实验电路板 R=200Ω,1KΩ C=0.01μF,0.1μF, L=约30mH DGJ-03 实验思路(实验内容、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步骤等): 实验原理: 1. 在图7-1 所示的R、L、C 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的频率 f 改变时,电路中 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 而变。 取电阻R 上的电压uo 作为响应,当 输入电压ui 的幅值维持不变时,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O 之值,然后以f 为横坐 标,以UO/Ui 为纵坐标(因Ui 不变,故也可直接以UO 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曲 线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7-2 所示。 2.在 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在电路发生谐振时,XL=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最小。当输入电压Ui 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i 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 Ui=UR=UO,UL=Uc=QUi,式中的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 3. 电路品质因数Q 值的两种测量方法 一种测量方法是根据公式 测定,UC 与UL 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C 和电感线圈L 上的电压;另一种 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 ,求出Q 值。式中f0 为谐振频率,f2 和f1 是失谐时,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 最大值的1/ 2 (=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点。Q值越大,谐振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 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 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实验思路: 1、按图7-3 组成监测和测量电路,选用合适的C 和R 值。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各元件上 的电压值,用示波器监测信号源输出电压大小,令信号源输出电压Ui=4VP-P 保持不变。 2. 找出电路发生谐振时的频率f0。其方法是,将电压表接在R 两端,调节信号源的频率 由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当Uo 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的频率计 上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并测量此时的UC 与UL 之值(注意及时更换电压表的量 程)。 3. 在谐振频率f0 点两侧,按频率每次递增或递减500Hz 或1KHz,依次各取8 个测量点, 逐点测出UO,UL,UC 之值,记入下列数据表格中。 f(KHz) 3400 4400 5400 6400 6900 7400 7900 8400 8900 9400 9900 10400 10900 11400 12400 13400 14400 Uo(V) 0.081 0.114 0.168 0.257 0.376 0.431 0.596 0.820 0.998 0.898 0.669 0.521 0.419 0.352 0.265 0.217 0.183 UL(V) 0.263 0.497 0.882 1.584 2.159 3.038 4.469 6.585 8.371 7.707 6.176 5.066 4.293 3.798 3.126 2.756 2.510 Uc(V) 1.820 2.012 2.416 3.081 3.655 4.447 5.688 7.419 8.476 6.921 5.007 3.716 2.891 2.392 1.618 1.209 0.944 Ui=4VP-P, C=0.01μF, R=200Ω, fo=8900 , f2-f1=9770-8180= 1590, Q=5.60 1.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