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与食物中毒_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餐饮业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原则 (四)控制加工量 如果超负荷进行加工,就会出现设施设备不够用、食品需提前加工等想象,上述各项原则的控制措施就难以做到,无法严格按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操作,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3 餐饮业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原则 附:WHO发布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十大原则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彻底加热食品; 3、立即吃掉做熟的食品; 4、妥善贮存熟食品; 5、彻底再加热熟食品; 3 餐饮业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原则 6、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7、反复洗手; 8、必须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9、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10、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云南省森林覆盖率高,每年雨季来临,各地都会出产很多不同种类的新鲜野生菌,而每年都会有不少误食毒菌中毒的案件发生,因此,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尽量杜绝发生采食野生菌中毒事件,也是餐饮服务单位的重要义务。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一、野生菌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误食 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近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 (二)加工环节失误 如果食用没有炒熟野生菌,或者炒菌时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混在其中,也有可能发生中毒。 (三)食用野生菌时大量饮酒,也会出现中毒现象。 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二、野生菌中毒的主要表现 1、胃肠炎型 这类中毒较为常见,约占80%,但死亡率低。一般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吐泻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经治疗后可以恢复,死亡甚少,无后遗症。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2、神经精神型 此类型临床症状除有胃肠炎表现外,主要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为主的一些症状。昆明及滇中地区每年都会发生吃“牛肝菌”发疯病例,就属这种类。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3、溶血型 进食毒菌6~12小时,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会出现贫血、肝肿大等症状。误食鹿花菌可引起此类症状,但这种菌子在云南分布不广,所含毒素加热到100摄氏度可被破坏。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4、中毒型肝炎型 因误食毒伞、白毒伞等有毒野生菌所引起,其所含毒素包括毒伞毒素及鬼笔毒素两大类共11种。 鬼笔毒素作用快,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毒素作用较迟缓,但毒性较鬼笔毒素大20倍,能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有可能抑制RNA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元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此型中毒病情凶险,误食中毒后,死亡率极高,占全省菌子中毒死亡病例的90%以上。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5、日光性皮炎型中毒 误食猪嘴菌,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左右,开始多为颜面肌肉震颤,继而手指和脚趾疼痛,上肢和面部可出现皮疹。暴露于日光部位的皮肤,可出现肿胀,指甲部剧痛、指甲根部出血,病人的嘴唇肿胀外翻。少有胃肠炎症状。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三、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 1、色泽鲜艳度高; 2、伞形菌表面呈鱼鳞状; 3、菌柄上有环状突起物; 4、菌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 5、野生菌子采下/受损时,其受损部份会出乳汁。 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疙瘩、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菌环,菌托及呈奇形怪状的野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成份。 3.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附录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四、食用野生菌的注意事项 (一)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无毒的菌子也会变成有毒,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煮熟,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三)购买菌子时,最好买曾经吃过而没发生过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五、发生吃野生菌中毒应如何处理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抢救,同时向所在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2、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的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4 预防误食毒菌中毒基本常识 4、对于已发生昏迷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