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導讀余秋雨.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現代文學導讀余秋雨.ppt

現代文學導讀 498D0003 劉艾倫 498D0017 盧玟卉 498D0018 黃雅甄 498L0102 周育瑞 余秋雨胡適 作者 余秋雨,1946年生,為浙江餘姚人,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現任復旦、同濟、交通、上海等大學教授。為中國當代著名戲劇與美學理論家,80年代出版「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著作,成為紅遍兩岸三地的大陸知名作家。 自喻喜愛人文山水更甚於自然山水的他,認為古云:「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二者應是相輔相成,不讀書如何能深刻體驗地方人文,因為歷史是文化的累積,地理是風景的面貌,人類的文明歷史從古到今五千餘年,所以生活中有大半時間都在歷史與地理的長河裡流浪, 「唯有透過身體的不斷移位,來換得人對世界的陌生和驚訝感。當你面對滔天洪水和高大山川,又怎麼可能不產生敬畏之心呢?這時你就會發現,任何文化在無限蒼穹之下,只不過就是非常短暫的一角而已。」 生平事蹟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鄉讀完小學后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 做過幾年學院院長,辭職後潛心寫作,在繁多的頭銜中比較重視上海市寫作學會一職,因為這個學會由全上海各大學的寫作教授們組成,專門研究寫作究竟是怎麼回事。 近年來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之餘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台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 作品 人生的滋味,在於品嘗季節的詩意——從自然的季節到生命的季節。 每天早晨,雁群起飛了。橫過朝霞,穿越白雲,沖出陣風,投入暮靄,最後,在黑夜的蘆葦蕩中棲息。 它們天天以黑暗作爲歸宿。 不錯,朝霞、白雲、陣風、暮靄都匆匆來去,不能成爲歸宿,歸宿只能是黑暗。 但是對雁群而言,能刺激它們全部生命行動的,卻是與黑暗對立的一切。行動重於歸宿,歸宿只是爲了明天的行動。 不要爲人生制定太多歸宿性的目標。一切目標都是黑暗的,至少是朦朧的,只有行動才與光亮相伴。 我們的不少學者,只會低頭尋訪一個個蘆葦蕩裏的雁宿窩,而不會擡頭仰望雁群真正的生活空間。他們說,空中已無翅影,窩中才有落羽。他們說,萬裏長天太空洞了,只有滿腳泥濘才是學問。 這也許沒有說錯,是正確的。但是,學問不是人生,如果雁群也有「人生」。 雁群的「核心價值」,是飛翔。 人生滋味(節錄) 一個人的生命,可以變得無限精彩,精彩得遠遠超出他自己和旁人最大膽的預期。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在年輕時代就被塑造定型,難於精彩了。 嚮往峰巔,向往高度,結果峰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構成了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急急地來試探下山的陡坡。 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現不了什麽,上了高峰又抓住不了什麽。看來,注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的這個『苦』字,下得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因為中國的一切都跟歷史緊緊相連,所以不管再美的風景,一個真正認識並認同中國文化的中國人眼裡,很少能不引發一些深思。 一個國家最怕的是文化的失落,幸而還有許許多多被貶謫的文人,以他們失意的心情,對著優美的山水,寫出傳頌千古的文章。離開京城,天高皇帝遠,這些文人也好不容易有機會尋回自我。 不管是被貶謫,或純為遊玩,幾乎每處名山大川都有古代文人的蹤跡,也因此形成了充滿詩意的『文學山水』。寂寞的中國文人,總是希望尋找知音。這些煙雲裊裊的高山間,也因此流傳著大文豪之間友情的故事,為人津津樂道。 海峽兩岸的學院人物中,寫的一手漂亮散文者不在少數,但近年來發表《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兩系列散文的余秋雨最引人矚目。利用歷史、文化、考古、社會學、民俗誌、掌故範疇的素材,透過他的生花妙筆,使情景交融的手法換化成一篇篇靈氣洋溢的文章。 在《文化苦旅》或是《山居筆記》中,這種手法始終貫穿著文章的進行,成為余秋雨個人強烈的語言風格,並且也替台灣散文界注入進來少見的清新形象。 可用文藝充沛、意味悠遠、形神具足來形容。縱觀余秋雨抒寫《山居筆記》時的風格,始終以理性的筆調、均衡的觀照與批判的反思來進行與駕馭其不羈的才情、淵博的學識以及綿密嚴謹的思考模式,一系列的文章在清麗絕俗、隨心所欲之餘,更展現出有稜有脊、不蔓不枝的雍容氣度。 余秋雨作品集 《人生風景》,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07/04/19 《借我ㄧ生》,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04/07/30 《千年一嘆》,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00/03/30 《掩卷沈思》,爾雅,出版日期:1999/07/20 《余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