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课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轨道课程设计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姓名:陈龙元 学号 班级:土木0803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目录 1.任务书 -------------------------------2 2.说明书 -------------------------------7 3.计算书 -------------------------------14 4.实验总结------------------------------20 5.源程序附录 ----------------------------21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铁路轨道》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内容 1)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学习,了解无缝线路铺设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有较清楚的了解。 2)通过计算,确定路基上无缝线路的允许降温幅度。 3)通过计算,确定路基上无缝线路的允许升温幅度。 4)通过计算,确定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 中和轨温确定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铁路轨道》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强度计算和温度力计算理论)。 二、基本要求 对设计从全局上把握,思路清晰,将个人的独立见解在设计说明书中完整地表达出来; 有关计算建议上机完成,语言不限,但程序要具有通用性,即对各种参数条件都适用;并将源程序及计算结果附在课程设计书中。 独立完成,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时间1周。 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理论依据、设计参数、计算过程、设计总结(设计方案的评述、收获及建议)、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报告的文字部分要求详细完整、章节清晰、计算过程详尽、结论合理可靠。同时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答疑时间:另作通知。 三、设计思路 无缝线路中和轨温计算的主要思路如图: 图中揭示了该设计的主要思路。中和轨温应根据当地的轨温条件()和轨道允许的升温幅度和降温幅度来确定。 因此确定轨道允许的升温幅度和降温幅度是设计的关键。应根据无缝线路的设计原则来确定。 主要计算如下: 无缝线路钢轨强度检算(确定允许降温幅度) 强度条件应使作用在钢轨上的各种应力总合不超过钢轨的允许应力[]: 式中:——钢轨动弯应力(Mpa),计算方法参见“轨道结构力学分析”一章; ——钢轨温度应力(Mpa); ——钢轨附加应力(Mpa),如桥上的伸缩应力和挠曲应力、无缝道岔基本轨附加应力、列车制动等引起的附加应力等。 本设计只考虑路基上由制动引起的附加应力,可取; ——钢轨允许应力。 因此允许的降温幅度可由下式计算 (4-) 式中:——钢轨动弯应力(Mpa),取拉应力计算值。 2、据稳定性条件确定允许的升温幅度 根据稳定性计算求得的允许温度压力后,可计算出允许的升温幅度: (4-) 式中:—— 附加压力,本设计可取为零(N)。 ——轨道允许的最大温度压力;根据无缝线路稳定性理论计算,采用“统一公式”[教材和参考文献1]。 中和轨温确定 根据图,中和轨温计算如下: 四、设计参数(自己选取、组合) 主要技术指标: 北京地区某段提速线路铺设无缝线路,设计其锁定轨温。 轨道条件 钢轨:60kg/m,屈服强度,钢轨断面对水平轴的惯性矩; 轨枕:III型混凝土枕,1667根/km,轨枕间距; 道床:道碴为一级道碴,面碴厚25cm,底碴厚20cm。 路基填料:沙粘土; 钢轨支座刚度:检算钢轨 =301000(N/cm); 检算轨下基础 =720000(N/cm) 曲线最小半径的区段 营条件 机车:东风11内燃机车,Vmax=160km/h, 轮重和轴距请查阅相关文献。 其它参数按设计要求,参见有关规则和图书资料合理选取,并说明理由。 主要参考文献: 1、教材 2、《铁路轨道》 谷爱军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3、《铁路无缝线路》 广钟岩等, 中国铁道出版社。 4、铁道工程,郝瀛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计算相关的其他问题 附加速度系数 附加速度系数和 速度范围 km/h 电力 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