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探究性学落实在课堂教学中.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探究性学习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钟俊敏(特级教师) 338000 探究性学习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探究性学习,即课堂探究性学习如何操作,许多教师非常关心,感到盲然。本文以案例的形式来说明操作方法,与同行交流。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中学生学习物理进程的特点 如图1-A是中学生学习物理进程的曲线:横坐标表示中学生学习“熵”这个概念的各个阶段,纵坐标表示各阶段学生对“熵”的掌握水平。图1-B经典物理学发展进程走向曲线:横坐标从1500年经典物理学开端,至1900年经典物理学终端为时间轴,纵坐标将整个经典物理学发展历史过程分为10个年段间隙,以这个间隔之前(含这个时间)范围内发生的物理学大事数量除以总的物理学大事数量,再乖以100为数值。 图1AB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物理学习进程与“人类”探索物理科学的进程极为相似!“人类”这一“科学巨人”与学生这一“学科学的小人”在发展过程方面是一致的。人类对物理世界认知的历史缩影,就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的过程。中学生关于“有力才运动” 图1 A B 目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流是倡导“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中“基本的、起支配作用的原则”,认为“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核心内容,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的本质上的区别”。 2、我国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列入《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并且规定:每个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必须获得116个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在选修Ⅰ中至少获得22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分至少达到144分方可毕业!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 如沪粤版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并且将《课标》规定的核心物理内容,大都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展开.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4个光学规律,第四章中的4种物态变化,均采取科学探究的形式编写. 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已经转向能力和方法的考查 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题不难发现,高考已经转向了对学生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考察。 如2011年全国I卷的第23题: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可测定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底瑞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以移动。当一带有遮光板的滑坡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光电门乙所用度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图3完成下列填空并作图: 图3 (1)若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为一常数,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t、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 ;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3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t图线; (3)由所画的s/t—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还有2010年全国I卷的第23题,2009年全国I卷的第23题,2008年全国I卷的第22题,等等。这些考题内容上不拘泥于教材,但原理、方法上源于教材和课堂,这就要将探究性学习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对探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后面,列举了若干课题研究的示例,不少教师就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外做课题研究!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 实际上,探究性学习不在于让学生去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平凡的研究训练,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批判和意识、独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培养探究习惯。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的重心、中心都应该放在课堂上,就如每天要吃的家常便饭,而不是偶而为之的加餐。将常态的方法成为习惯,长期的习惯成为意识,潜在的意识成为能力。有了探究能力,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美国科学教育标》把科学探究活动概括为:获得充分的事实依据、对研究系统或对象的预言、形成合理的逻辑结构、

文档评论(0)

wcc5435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