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8.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8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考题解析】   显然,文章可以有两种立意:   1.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品见人品,文如其人。   2.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背离的。当然,这种背离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之一属作“伪”,拔高自己,可鄙可憎,如钱钟书先生说的下面例子就是典型:像明阮大铖阿附魏忠贤,是奸党,可是他的《咏怀堂诗集》,有摹仿陶渊明的《园居诗》,自比正人。像明朝的奸相严嵩,陷害正人,可是他的《钤山堂集》,却自称“晚节冰霜”,说了假话。按照杨雄的说法看,从他的“晚节冰霜恒自保”里,既可以看出他说了假话,可也从这句假话里看出他想借这假话来掩饰他的作恶多端,从而达到美化自己的私心。换言之,就是丑人刻意为自己树的贞节牌坊。   第二种情况则要复杂些。辛亥革命时期,汪精卫奋然刺杀清摄政王,失败之后,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悲壮情怀,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然而,在日寇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却腆颜事敌、卖国求荣。显然,汪精卫的悲壮不是装的,只是时间的推移,让他的人格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不能否认“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文品的格调。   如果我们跳出两者的狭隘关系,从一种更高层次去理解,我们还可以获得第三种立意:   文品与人品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具有绝对性。因为,人品与文品分属道德和美学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文学批评不应成为道德评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作者的人格人品情况作为判断文学作品优劣高下的首要条件,更不能在它们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回到文本本身,唯文本是批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艺术而艺术”。   【例文】   笔底乾坤知我心   □浙江一考生   在下笔之前,我用左手握住了右手手腕,仿佛有听见血汩汩流动的声音。这个动作有一种珍而重之的情意在。这只手在高中三年写出了雨露阶明柏林深深的抒情散文,也写出了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的犀利杂文。我想对它说声谢谢,谢谢它用笔底乾坤如此真实饱满地呈现出一个大写的我。   闲时读龙应台,喜欢得不得了,她年轻时活得像唐朝女子,热烈丰富,人到中年又像步入了宋代,云淡风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她的《野火集》在台湾刮起了一阵龙卷风,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看看台湾的好呢?她笑答:“医生治病是看你病入膏肓的肠胃还是看你健康的眼睛?”她的文字克制雄浑,秉持着兼济天下的胸怀和匹夫有责的眼界,让她的思想和品格通过一行行铅字叩问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而她又是一位母亲,《亲爱的安德烈》在她性情之中注入了清泉一般的柔软温和,这样的角色转换在她的笔下游刃有余,可谓真正的笔写我心了!   从小读周作人,读俞平伯,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位长衫文人的袖里清芬,尽管都吹过欧风,淋过美雨,无虑的依然是那一盏苦茶,朱丝栏间浮动的依然是三味书屋和春在堂的疏影。在梗秽榛莽的厮磨中,他们并未被外部环境所同化,而是谨持着内心清明笔下疏朗,生命的尊严在知堂老人的笔下是那一碗与三五好友在屋檐下共进的茶,一个知识分子的襟怀在油墨芬芳中尽情铺展。   当了三年班长,习惯每周拿起笔写一则班级日志读给他们听,有时只是发生在同学间的一点小事,有时是我看到某处易感的景致想与君共勉,有时可能是一则短小的时评,三年下来厚厚的稿纸,浸透了小人物的悲欢和日渐丰赡的内心。别班的人盛赞我们班为最有人情味的班级,我们班的人感叹我是最有人情味儿的班长。“人情味儿”实在是一个很高的褒奖,情感、品格、价值观皆出于此,是语言文字给了我力量,同时我又用语言文字去照见我的内心,感染更多的人,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不外乎此道。自观和他观皆能自得,可谓笔底乾坤洋洋大观矣。   王国维先生从甲骨文一路走过纷争的历史长河,终究能以“自况者能于一瞬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为缘由为国家作最后一份书稿,他的自况给予了生命美感与滋味,而这些又通过他的文字展现。我想我的人生必要如这样,文字一生,一生文字,去接近一个真我,去照见一份意趣,增得到一份超越性的大自在。   【评点】   这是最后一天笔者抽查到的一篇文章,因为那天上午进行扫尾工作,加上电脑时有故障,文章初评仅得了48分,我看后加了10分,最后得分为58分。文章优点有三:   一是大气。文章的标题“笔底乾坤知我心”取“胸中有丘壑,笔下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