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中的“与”字研究
摘 要:古代汉语中“与”字的用法灵活多样,本文着重于对《世说新语》中的“与”字作穷尽性的分析,并且试图从“与”字在《世说新语》中的用法探析“与”字被动句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与”字 《世说新语》 被动句
《说文解字》对“与”字的解释是:“与,赐予也。”会意字,“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是一个动词。但在《世说新语》中“与”的多数用法是作为虚词,是古代汉语中较常用的虚词之一。“与”字在《世说新语》中共出现366次,其词性灵活多样,在文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世说新语》全文,“与”字的用法可以分为动词、介词、连词、以及和“相”构成的“相与”固定词组用法四类。
一、《世说新语》中的“与”字分类
(一)动词“与”
“与”做动词在《世说新语》中的用法并不多,只有两种,除了其本义“给予”之外,便是其引申义“参与”,“与”字做动词在《世说新语》中共出现16次。
1.给:此义作为动词在《世说新语》中一共有15例。
(1)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言语50)
(2)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雅量2)
(3)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俭啬1)
(4)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俭啬2)
(5)敕左右多与茗汁,少著粽,汁尽辄益,使终不得食。(轻诋7)
(6)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容止2)
(7)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仇?K1)
(8)车骑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言语73)
(9)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豪爽1)
(10)既来便脉,云:“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合一剂汤与之。(术解10)
2.参与:
(11)王子敬语王孝伯曰:“羊叔子自复佳耳,然亦何与人事,故不如铜雀台上妓。”(言语81)
此义在《世说新语》中仅此一例,在作“参与”义时“与”字当念成去声。
(二)介词“与”
介词“与”有两条判断标准:第一,介词都有宾语,介词的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在特殊的条件下,介词的宾语可以省略或前移,但这并不等于无宾语。因此,有无宾语是判断介词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介词短语不能单独作谓语,介词一般不用作谓语中心语。如果一个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那它就一定不是介词。基于上述标准,《世说新语》中“与”作为介词共出现303次,主要引进动作行为关涉或伴随的对象,从主语与介词宾语的关系来看,主要有7种关系:
1.表示对待:主语在跟介词宾语共同实现某一动作行为时,二者含有对等或对立的关系,介词短语紧随主语之后,在句中作状语,共41例,如:
(12)子敬云:“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德行39)
(13)事平之后,陶公与让有旧,欲宥之。(政事11)
(14)王东亭与张冠军善。(政事25)
(15)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方正5)
(16)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方正10)
(17)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方正10)
(18)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问颍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言语6)
(19)郗超与谢玄不善。(识鉴22)
(20)韩康伯与谢玄亦无深好。(识鉴24)
(21)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规箴11)
(22)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自新1)
(23)王东亭与谢公交恶。(伤逝15)
(24)王中郎与林公绝不相得。(轻诋21)
(25)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轻诋22)
2.表示偕同:主语偕同“与”的宾语一起去实现某一动作行为,这种情况下,介词的宾语可以省略,介词短语作状语,共192例,如前文所举:
(26)与稽康居十二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德行16)
(27)和与俱至寺中。(言语51)
(28)佛图澄与诸石游。(言语45)
(29)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政事6)
(30)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h。(文学2)
(31)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方正3)
(3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雅量4)
(33)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识鉴4)
(34)会稽虞,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品藻13)
(35)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夙惠4)
3.表示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