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使虏图抄》出使线路图与部分馆驿考.docVIP

《熙宁使虏图抄》出使线路图与部分馆驿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熙宁使虏图抄》出使线路图与部分馆驿考   摘 要:沈括的《熙宁使虏图抄》原书当有图有文,共二卷,后仅著录文字,而不及其图,故只有一卷。笔者根据《熙宁使虏图抄》文中描述,结合同时期北宋其他出使契丹官员有关其行程的语录,绘制了从宋境巨马河到辽境单于庭的出使路线图,并分别对辽中京道打造馆居民、会仙馆“大川”、中京城郭和上京道崇信馆、官窑馆、毡帐馆进行了重新考释。   关键词:《熙宁使虏图抄》;沈括;路线图;《乘轺录》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11-03   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J.M ullie(闵宣化)利用文献资料和部分实地勘探结果,对北宋使臣路振、薛映经行的路线做出了客观的探索。①30年代,傅乐焕纠正了相关历史文献中的若干错误。②70年代后,贾敬颜研究了关于宋辽交通的主要文献,并对宋辽金时期边疆行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疏证,对现在宋辽金方向学者研究有很大的帮助。③笔者基于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熙宁使虏图抄》中部分有歧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馆驿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证。   一、沈括《熙宁使虏图抄》及其价值   北宋与辽的战和关系在北宋初年、辽代中期发生了改变,双方在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的120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双方互派使臣往来,“贺正旦”使、“贺生辰”使屡见不鲜,两国皇帝即位、皇室成员丧葬都要互派使臣去祝贺和吊唁等。宋朝的使臣按照惯例在出使辽朝返回朝廷后都要将自己出使行程中沿途山川河流、驿馆里程方位、民族风土人情等以语录的形式上呈朝廷,作为下次出使的参考和指南。此《熙宁使虏图抄》自《永乐大典》卷一万八百七十七虏字下(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一函,百七册)录出,原称宋沈存中《西溪集?熙宁使虏图抄》。《熙宁使虏图抄》是熙宁八年(1075),宋神宗以右正言知制诰沈括假翰林侍读学士出使辽国归来后“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④   “臣某、臣评准三月癸丑诏书,充大辽国信使、副使……山川之夷险、远近、卑高、横从之殊,道途之陟降纡屈、南北之变,风俗、车服、名秩、政刑、兵民、货食、都邑、音译、觇察变故之详,集上之,外别为《图抄》二卷,转相补发,以备行人。以五物反命,以周知天下之故。”⑤沈括出使途中重点记载了相关山川的险恶地形、道路的陟降纡屈、民风的质朴纯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以后的出使出行提供方便和帮助。   《熙宁使虏图抄》在所历路程方面最全面,与同时期的路振、王曾相比,沈括不仅到达了中京,而且最终经过上京直奔单于庭兔儿山。沈括的《熙宁使虏图抄》在记载馆驿间里程和方位方面较精确,王曾的《王沂公行程录》只是记录了馆驿间距离和主要山川,陈襄的《使辽语录》也是简单的记录了日程和馆驿的名称,而沈括有地理学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实地测量的丰富经验,使他在记载馆驿间里程和方位上更加准确。《熙宁使虏图抄》所记辽朝境内的地理路程,在现存各篇语录中最为详尽,对于研究辽代历史地理有很高的价值。   二、南京道至中京道馆驿、河流考   沈括出使从巨马河进入辽朝境内,经过4个馆驿后直奔幽州永平馆,接下来出使路线为望京馆→怀柔馆→密云馆→金沟馆→古北馆→新馆→卧如馆→柳河馆→打造馆→牛山馆→鹿峡馆→铁浆馆→富谷馆→长兴馆(通天馆)→中京。   关于打造馆地区聚居的造车车工民族是渤海人还是奚人,宋朝沈括和王曾对打造馆的记载多有不同。《熙宁使虏图抄》载:“奚人业伐山,陆种斫车,契丹之车皆资于奚。车工所聚曰打造馆。”《王沂公行程录》载:“过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有番户百余,编荆为篱,锻铁为兵器……七十里至富谷馆,居民多造车者,云渤海人。”沈括所说的打造馆造车车工聚居在一起的是奚人,王曾所指的富谷馆造车车工居多的是渤海人。之所以两人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是因为打造馆与富谷馆之间的区域位于奚人和渤海人生活地域的交汇处,这里可能部落众多,从路振《乘轺录》中将“富谷馆”记为“部落馆”的事实中我们可以得知,富谷馆周围可能出现部落杂居的现象,从而对路振造成了干扰。但从《承德府志?古迹》载《和过打造部落》云:“奚夷居落瞰重林,背依苍崖面曲浔。”证实了奚人聚居的地方是背靠苍崖武烈岭,面对曲浔老哈河的打造馆。因此可以得知打造馆聚居的车工是奚人,而沈括和王曾记载的造车车工可能分布在打造馆至富谷馆之间的广大区域里。   “自馆(打造馆)西南行十里余至中顿,顿之西南有大山,上有建石,望之如人,曰会仙石。山下大川流水,川间有石,屹然对山,乃筑馆其上,旁有茂木,下湍水,对峙大山……过顿二十五里,南行至牛山馆。”⑥实地调查发现,五十里未过岭的道路只有“东南行”方向,即今自韩麻营沿石洞子川至中关一路,《熙宁使虏图抄》载“东北行”以及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