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益广告的商业化倾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公益广告的商业化倾向   摘 要: 在商业广告无孔不入的今天,很多企业尝试利用公益广告建立公共关系,树立公司形象,但是由于公益广告本身的性质与企业目的的矛盾及政府对公益广告制作和运行监管的缺失,使得企业参与的公益广告掺杂了非常明显的商业性质。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公益广告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唤起企业的公益精神,促进公益广告事业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公益广告 商业化 概念 成因   1.公益广告的概念   Th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Marketing对公益广告的定义如下:“Advertising by local or national government,or one of their agencies,containing information or advice of benefit to the general public.Topics include road safety,the dangers of smoking and use of alcohol and drugs,healthcare,education,taxation,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Daniel Yadin 2002,p319)也就是说,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它是由政府或者政府的代理商发起的,面向大众并针对诸如教育、安全、医疗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生动的形象和语言,并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宣扬社会理念并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可以说,公益广告不以塑造商品形象和推销劳务以达到盈利为目的,这一点是其与商业广告最明显的区别。   2.公益广告商业化的成因   随着商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传媒手段的进步,商业广告呈现出洪水一般的态势,冲击到大众生活的角角落落,造成大众对于商业广告审美疲劳甚至是抵触情绪,无论制作多么精良优美都很难引起大众的关注,更不用说打动他们。在此背景下,很多大企业采取了更长远的自我营销方法,也就是建立“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在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一书中被定义为“the management function that identifies,establishes,and maintains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 organization and the various publics on whom its success or failure depends.”(Scott M.Cutlip, Allen Center,and Glen M.Broom 2000)对公司或者企业来说,公共关系就是通过引导公众舆论树立公司良好形象,获得公众尤其是公司产品消费对象或者服务对象的认可,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投资公益广告就是建立公共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公益广告宣扬积极享受的社会价值观,是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但是企业投资公益广告存在形式和目的无法统一的矛盾,出现所谓“公益精神和商业目的的博弈”。也就是说,如何在宣扬公益理念的同时展现企业的参与,很多企业采取的方式就是将公益精神作为产品的“嫁衣”,目的只是让自己的产品看起来光彩照人,吸引更多的眼球。比如,针对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和成长这一社会热点所制作的公益广告中,最常见的就是一组山区的贫困儿童手举某品牌的牛奶或者食品拍摄的照片。这种公益广告带有非常强烈的商业色彩,甚至可以说企业只是利用了公益广告这一层外衣推销自己的产品,带有作秀的成分,只能引起公众的反感。   某些企业之所以可以堂而皇之地利用公益广告达到商业目的,还要归咎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近年来,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背景下产生精神文明发展的严重不足,政府利用大量公益广告教育公众和引导社会价值观。但是,政府管理部门只是对公益广告活动的宏观调控上,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关的细则法规进行监督管理,出现责权不明、监管无力和管理混乱的局面,导致公益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商业广告的华丽包装。   3.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   企业对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企业在获取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真正优秀的企业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更要建设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才能取得公众的认可,获取长足发展。当然,这种社会认可是无法通过将自己的品牌植入公益广告达成的,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发扬“公益精神”,公益精神作为“企业公益广告的精髓,是企业基于一定的关怀和理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