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高校共生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ocVIP

论民办高校共生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民办高校共生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 要:师生关系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有限的条件下,应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共生型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交往中获得一种生存、生活的意义,以促进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形成民办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民办高校;共生型师生关系;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37-02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资源,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师生不断社会化的有效环境。即使在“学习化社会”中,师生关系仍然是教育系统的核心,是无可替代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其师生关系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着师生关系冷漠、异化等趋势,且因招生的对象、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有所不同,其师生关系具有鲜明的特殊性。   一、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其一,民办高校师生关系呈现愈演愈“淡”的局势。近十多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扩张,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形下,引发师资欠缺、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平庸、交通后勤保障不力等“瓶颈效应”。这种效应导致大多数教师只能踩着铃声上下课,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完全被阻隔。尤其是大量兼职教师的聘用,更是使师生的联系仅限于课堂。师生间多形成了“师生关系在课内,课外形如陌路人”的淡漠人际关系[1]。   其二,民办高校师生关系“功利主义”色彩浓厚。随着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边界日益消解,伴随商品经济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民办高校的学生更注重师生关系的功用价值。对于公共课、基础理论课教师来说,学生一般只会在考试等问题上,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但他们比较注意与专业教师特别是实用性专业课教师关系的维护,平时互动较多。加上少数教师敬业精神的弱化,对学生存在某些不公正的做法,使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交易,打上了世俗化的烙印[2]。   其三,民办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的模糊。随着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独立后着眼于提升办学层次,更注重教师的科研、及科研成果的转换,这使一般教师只履行“教书”的职责,而忽视“育人”。由是在教学活动中偏重于说教,而疏于引导。就学生而言,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同时他们大多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又处于生理、心理即将成熟而不稳定阶段,他们觉得自己缴纳了高昂的学费,却在课堂上缺少想象、表达、思考和质疑的机会和条件,平时也得不到大学教师的充分尊重、认可、引导和关心。由是,形成了教师不能受到学生应有的尊重,学生对自己的教师抱有天然的抵触和抗拒的局面[3]。   二、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新厘定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形成,虽然有客观的现实条件限制,更主要在于民办高校教师没有从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出发,及时转换理念和角色。我国民办高校没有经费来源,而生源竞争非常充分,学费也比较高,学生既是传统的受教育者,更是教育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使学生有更好的成长成才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形成民办高校和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教师重新理解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单边功能关系,而应从师生关系的内在认识到,彼此是共生型的关系。   共生理论的研究,最早在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认为:共生是两种或多个动植物,在生理上不能独立而相互依存,彼此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   197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马格里斯,提出了“细胞共生学”的生命共生理论。她认为,协商与合作、共存共荣是自然界生命发展的基本动力。由于人类自身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社会性,共生的概念和思想被广泛地引入社会学、建筑学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在我国有学者认为:共生是人类社会、自然界自身以及两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统一的命运关系。互惠共生表明了人的目的与手段的同一性: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这两种情况在两个人的意识中就这样出现的:一是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存在;三是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4]它体现了人的内在目的与外在手段的同一性。人作为自身的主体,具有人的自我意识:如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和人的尊严等。而且,仅仅在人与人共生的社会关系中,这种自我意识才能真实地表现出来:人在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同时,必须肯定和尊重他人的主体地位。因此,民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