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课后,脱花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门课后,脱花盲   坐落在武汉市洪山区小小桂子山上的就是我的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早在入学之前就听说学校绿化面积特别大,是个不折不扣的植物王国,当时心里还暗暗忧虑,怕那是个荒无人烟的穷乡僻壤,后来才发现它是座静立在闹市区的绿色园林:东区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北区有横跨两条马路的樟树林和桃李园,南门附近生长着大片水杉林,中部则分布着牡丹园、梅园、玉兰园等风景点。在这里生活久了,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植物,就连在宿舍里也养起了可爱的多肉,我开始渴望了解这些形形色色的植株,想知道它们的名字,熟悉它们的习性。   “蓄意”走进奇妙课堂   每月一次的素质课选课开始了,我早已觊觎一门生科院开设的课程――桂子山常见植物鉴赏。这是一门选课基本靠抢的热门课,我早就看到有同学在网上晒出上课图片:摆满桌子的花花草草,轻松愉快的上课氛围以及校园里我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的美丽花朵。我早早守在电脑前,只为拼手速选上这节趣味横生的课。幸运的是,这次我终于打败全校那么多的竞争者,成为了这门课学生中的六十分之一!   揭开“飞絮”神秘面纱   时值春季,老师问我们:“这些天走在校园里都有没有戴口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举了手并且叫苦连连,埋怨校园大面积的法国梧桐让人全身痒痒。就在这时,老师打断了我们的话,说要纠正我们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从身后的袋子里拿出了一条长有两个毛球的树枝,告诉我们这是黄色飞絮的罪魁祸首,但它不是法国梧桐,而是英国梧桐!   因为它总是有两个果球长在一起,所以学名叫做二球悬铃木,至于我们口中的法国梧桐也是悬铃木的一种,但称三球悬铃木。这时候有人发出疑问:那么“梧桐更兼细雨”这句词里的梧桐指的是法国梧桐还是英国梧桐呢?老师笑着摇摇头说:“这两种都不是,词里指的是中国梧桐。”听到这我们都傻眼了,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梧桐可怎么分辨清楚啊!   老师在大屏幕上放上了两张图片,说中国梧桐跟悬铃木还是很好区分的。中国梧桐的树干没有悬铃木粗且呈青绿色,会开花结出的果实可以食用。悬铃木树干较粗,树皮呈灰绿色,结出的毛球看似为果实为花,不可食用。接着老师又问我们喜不喜欢悬铃木,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一方面苦于飞絮带来的不便,一方面又享受着高大枝干带来的夏日荫凉,确实让人又爱又恨。老师笑了笑补充说:“其实很多地方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这些飞絮,比如修剪、撒药等,但这给树木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严重时甚至导致树木生长不良,腐烂空洞。”最后我们一同进行了总结:悬铃木庞大的身躯可以为我们遮阳挡雨,还能吸附有毒气体和噪音,实在是城市环境的杰出贡献者,所以我们对它应该多一份包容与感恩。   “跋涉”完成趣味作业   不同于其他课堂的答题或者论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任务――找到校园里两棵不同的罗汉松,并与其合影,然后将照片发到老师邮箱。上完了一周的最后一节课后,我拉上室友漫步校园一起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我特意百度了罗汉松的图片和基本信息,一路边走边对照着图片。学校里的各色松树很多,可罗汉松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看看手机上的图片,感觉罗汉松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它不同于其他松树,不是针状叶片而是狭长的有肉叶片,而且树冠呈广卵形,不应该太难找啊。心里正思索着,室友拍了拍我,手指着远方那颗树,脸上露出神秘微笑。我定睛一看,那棵树跟我手机上的图片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树木都不是特别高,都有狭长的叶片和崎岖不平的树干。我们兴奋地跑过去要跟它合影时才发现了树干上挂着的牌子,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红豆杉”!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白白让我们兴奋了那么久。我们心里疑惑,这两种树怎么这么相似,到底该怎样区分呢?   我和室友不约而同地在手机上搜索两种树木的图片,观察其形态特征。网上介绍罗汉松的叶片比红豆杉更长更宽更大也更厚,红豆杉叶片长约2~3厘米,宽2~3毫米,而罗汉松叶片则长5~10厘米,宽5毫米以上。同时,叶片背面也有较大区别,罗汉松叶片背面有白粉状物质呈灰绿色,红豆杉叶片背面有两条宽黄绿色的气孔带。   得知这些明显区别后,我们忙仔细观察眼前这棵红豆杉的叶片,果然同网上所说相符。这下总算是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所寻之树精确的形态特征,我们更有信心地继续寻树之旅。眼睛飞快地扫过那些高大的落叶阔叶树木,略过针状叶的雪松马尾松,跳过那些矮小的灌木丛,终于在数学统计学院门前找到了那株渴求已久的罗汉松,摆好姿势来了张美美的合影。   有了经验接下来更加顺利了,化学院附近的一棵罗汉松也成功地被我收进了相册。后面的几周里,我们还陆陆续续地收到了与校园红叶树合照,分别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合照的作业。流连于树丛,完成这种有趣的作业成为了我每周的乐趣所在,上下课路上我习惯了观察身边的植物包括它们的外形和挂牌,周末更是有大把时间投入其中,或是在金黄色的炫目阳光下或是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