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与“自由”看普希金的生命观.docVIP

从“爱”与“自由”看普希金的生命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爱”与“自由”看普希金的生命观   内容摘要:“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以其对语言的天才驾驭和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成为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标本性人物。这位天才戏剧化的死亡和跌宕起伏的一生都与他歌咏了一辈子的“爱”和“自由”脱不开关系。而“爱”与“自由”这两个普希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们的内涵、特征和对象的转变恰恰能够反映出普希金对生命最基本的看法。本文试图以“普希金式爱和自由”的内涵、对象、特征以及它们包含的矛盾与整合为切口,重新审视其生命观的构成转变和特质。   关键词:爱 自由 普希金 生命观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这位“俄罗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恒定代表”[1],一生虽短,却以惊人的高产作有八百多首抒情诗,一部诗体长篇小说,十多篇中短篇小说,并多部长篇叙事诗和戏剧、童话、游记、评论。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轰动文坛、间接影响了政坛(当然这也直接导致了诗人后期的不幸遭遇),且以其晖丽万有、奔腾恣意之态影响了后代无数人,如果戈里、阿赫玛托娃等,具对普希金推崇备至。普希金遗留下的这座丰硕的文学宝库,同样也对我们研究他的生命及他的生命观提供了直观详细的资料。   普希金的一生一般被划为四个阶段[2]:皇村学校时期(1811-1817)、外交部供职时期(1817-1820)、流放南方时期(1820-1824)和现实主义创作阶段(1825-1837)。尽管他四个阶段在创作内容、风格、手法、体裁上有所差异,但有些永久的主题是不变的,这包括两个人类生命必将涉及到的母题:爱和自由。这两个主题宛如交织成长的藤蔓在普希金的生命历程中逐渐丰盈饱满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相关的可供探讨的生命体精神构成要素,诸如荣誉、尊严、民族等。   本文将着重从爱与自由两个维度在其文本中的历时发展,探究普希金的生命观及其生命气质。   一.普希金式爱和自由的基本内涵及其对象、特征   1.早期普希金式的爱与自由   爱情是人类各种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古老命题,这个命题贯穿普希金的一生中,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爱的基本内涵及其对象。   普希金早期的诗歌中大量采用了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元素,在此略摘一二如下:   愿你幸福!”爱神对她低声说,   而理智呢?理智已经沉默。   ――《理智与爱情》[3]   怎么?不见阿穆尔的玫瑰花束,   或傲然躬身的山慈姑,   也不见茉莉、百合、芬芳的铃兰   ――《给一位吸鼻烟的美女》[4]   请记住友好的劝告:   没有酒便没有欢快,   没有爱,幸福就是泡影;   现在去吧,与丘比特和解,   撑乘着你的醉意朦胧;   忘掉爱神给你的委屈   ――《无上欢乐》[5]   爱神、维纳斯、阿芙洛狄忒、丘比特等,古希腊神话中爱神的名字以及与爱情有关的神?o的名字反复出现并被歌颂。除此之外,诗人也非常推崇一些歌咏爱情、青春与美酒的诗人,譬如古希腊诗人安纳克利融、法国抒情诗人帕尔尼等,因此,不妨可以从古希腊的文化角度来解读早期的普希金式爱情的内涵。年轻的普希金对于爱情的热烈与解读,某种程度上恰如柏拉图《会饮篇》中最年轻的斐卓,套用其言:“总起来说,我认为爱神在诸神中是最古老、最荣耀的,而且对于人类,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也是最能导致品德和幸福的。”[6]在普希金看来,爱情是指狭义上的存在于两性间的吸引爱慕,且这种爱情是一个人生命中幸福的最大来源:在楼梯上偶然遇见初恋对象巴库宁娜能让他开心地作诗高歌,爱情失意也会让他郁郁多时,而且他还写了很多诗劝他那些朋友们享受爱情、及时行乐。同时,爱情也是生命的最大意义,在充沛的生命力面前,死亡也得向爱情折服,成为抒情的工具,譬如在《哀歌》(“我看见了死神……”)中,诗人在末段写着:   朋友们,当我已失去生命力,   和病魔斗争得奄奄一息时,   我要告诉你们:“哦,朋友们,我曾经爱过!……”   安静的心儿将在精疲力竭中死去,   我的朋友们,这是,你们要去看看她,   告诉她:他已被永恒的黑暗夺去……   那时,也许,她会在墓碑前   为我的命运叹一口气。[7]   而早期普希金式爱情的对象也比较单一固定,多为年轻貌美的女性,这其中的女性不拘身份地位――农奴演员、歌手、同学的姐妹、将军的妻子、偶然看见的陌生女郎等――只要她们是美的,富有年轻的活力,都会燃起普希金的爱火。在这一点上他常常遭到当代一些普希金研究者的诟病,而事实上确实,早期的普希金抒情诗常常用一些直白露骨的粗糙词句大胆地表达他的爱意,艺术审美价值并不十分高,而思想上也谈不上深刻。   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早期的普希金式爱的特征:这是一种有如水晶般透明的、单纯的爱恋,它新鲜大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