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8学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编 元代文学(8学时) 概 说 第一节 元代叙事文学的兴盛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早在金代,征服了汉人的就女真人率先汉化,而忽必烈灭宋之后踏着女真人的足迹,接受了汉族文明。1271年,他以“元”为国号,取《易经》“乾元”之义,表明了他对汉族文明的推崇。忽必烈深知,要巩固元朝的统治,必须用汉法以治汉人。为此,他任用许衡、姚枢等儒生,以宽容和尊礼的态度对待佛教、道教。结果,统治得以稳定。在汉族文化的熏陶下,蒙古统治者也逐渐改变了原来的习气,提高了文化素质。 一、元代叙事文学的发展繁盛。 所谓文学的发展,应是指在原有文学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元代叙事文学的两个主要种类,元曲和话本小说,都是前代戏曲,说话的延续和发展,比之前代都有创新和突破。 二、元代叙事文学繁盛的原因 1、元代政治对叙事文学繁盛影响 2、经济发展 对叙事文学繁盛的推动 3、各民族文化 大融合的背景因素 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忽必烈制定的纲领是:“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元史·世祖本纪》)他要求继承蒙古族的祖宗成法,采取中原王朝的仪文制度,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 诸如贯云石(回纥人)萨都刺(回族人)擅长诗词散曲。杨景贤(蒙古人)、李直夫(蒙古人)等擅长戏曲创作,其中李直夫所著杂剧,有《虎头牌》等11种。这一批来自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作家,笔端流露出各式各样的风情格调。各民族文化交流,也给汉族文化在固有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成分。 4、叙事文学的繁盛与元代思想相对自由有关 5、叙事文学的繁盛 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 元杂剧之前有金之诸官周和宋院本以及唐之参军戏等,这些文学样式恰到元代社会特殊条件下融合起来,发展成为元杂剧,话本亦然,这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性所致。 6、元代统治者的喜爱和重视 7、受北方音乐的刺激 第二节 元代的抒情文学 一、元代的散曲 2、元代诗歌 第一章 元杂剧的兴起和戏剧家关汉卿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关汉卿的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关汉卿的杂剧成就;《窦娥冤》的主题与艺术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二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三章 元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和作品 第四章 杂剧的衰微 和南戏的兴起 第五章 元代散曲 第六章 元代诗文 第七编 明代文学(16学时) ?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俗文学的发展 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一,章回小说的特征: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第一章 《三国演义》 第二章 《水浒传》 第三章 《西游记》 第四章 其他长篇小说 第五章 “三言”、“二拍” 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六章 明代戏剧 第七章 汤显祖 第八章 明代诗文 第八章 明代诗文 第九章 明代散曲与民歌 一、明代散曲:相对沉寂的明初散曲;弘治正德年间散曲的重新兴盛;嘉靖后散曲创作的繁荣。 二、明代民歌创作的繁荣:《山歌》与《挂枝儿》 一、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 二、汤显祖的代表作 《牡丹亭》 三、“临川四梦”中的另外 三部戏 四、汤显祖的影响 选讲篇目:《牡丹亭》(《闺塾》、 《惊梦》) 第八章 明代诗文 教学目的和任务: 对明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对主要诗人有 所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 一、元杂剧的兴起和元杂剧的形式 二、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 三、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四、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选讲篇目:△《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救风尘》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与艺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西厢记》艺术上的革新;莺莺和张生形象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和王实甫 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三、《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和社会影响 选讲篇目: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 一、白朴和《梧桐雨》、《墙头马上》 二、马致远和《汉宫秋》 三、康进之和《李逵负荆》 四、《陈州粜米》、《赵氏孤儿》 及其他 选讲篇目:△《梧桐雨》、《墙头马上》、△《汉宫秋》、《李逵负荆》、《陈州粜米》、《赵氏孤儿》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元杂剧南移与衰微的情况和原因、了解元代南戏的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杂剧衰落的原因及高明的《琵琶记》的主题;四大传奇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一、杂剧的南移与衰落 二、后期杂剧作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