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
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学习和生活的困境――简称“困境”。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多表现为成绩低下,作业缺交漏交,上课时一脸迷茫,不知所措;下课时异常兴奋,东奔西跑,调皮捣蛋。所以学困生在学校里是一个备受老师关注的群体,当然这个特殊的群体也少不了老师的一些批评与指责。
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管理班级时发现:管理班级的时间中其实有三分之二是用在学困生身上的,其他同事也深有同感。如果一个班级的学困生管理好了,安抚好了,那么这个班级的整体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所以近几年来,关注“班级后30%学生”的成绩和生活已经提到了我们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来。为此学校专门把后30%的成绩纳入了老师教学成绩的量化考评中。在这几年中,每位老师针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都尝试了不同的方法,花了不少的心思。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学校每个年级段后30%学生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初中毕业班后30%学生的成绩尤为显著:不能按时拿到毕业证的人数(中考分数未达到220分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由原来的一百多人减少到现在的十几个人。我自己所带班级后30%学生的成绩也由年级段第12名(初一)前进到了年段第4名(初二)。对此,我总结了一个经验:学困生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需要我们老师的关爱,需要我们的搀扶,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学困生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帮助,更需要和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的帮助。很多时候学困生的形成更多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造成的。
下面我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阐述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及关于父母应如何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
一、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离异家庭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应该是孩子。在近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已经遇到过几例这种家庭,这几个孩子均为学困生并且都有一个共性:不爱学习,热衷于玩游戏,易早恋,父母对其都是无可奈何的状态。我曾一度反思:这几个孩子到底是天生不爱学习,还是后天的某些原因导致的呢?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交谈发现:在父母离婚前期,孩子基本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无休止的战火中,孩子本来温馨的家一瞬间变成了父母无硝烟的战场。每个人生气的时候都会处于旁若无人的状态,这个时候的父母也不例外,根本没有考虑到在这个家庭中还有一个未成年人,更不要提与孩子间的正常交流了;而对于眼前的这场战争,孩子更是无可奈何。孩子日渐孤僻的性格就是由此形成的。家丑不可外扬,孩子从此也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了起来,变成了一个易怒,敏感的孩子。长时间的心灵压抑,还有与父母间内心距离的日渐疏远导致孩子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时候,孩子急需一个精神寄托,于是他们选择了电脑,沉迷于网络游戏,从此活在了虚拟世界中。在那里少了父母的争吵,多了一些倾诉和宣泄的对象。因此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心神不宁,无心听课,成绩急剧下降,自然而然地成了学困生……
试问在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是孩子单方面地想变成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吗?我认为不是,孩子是这场婚姻变故中的牺牲品,他们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这些孩子由原来的阳光少年变成了一个自卑,不求上进的可怜孩子。作为成年人的父母,难道不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吗?古时候“孟母三迁”仅是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身为当代的父母,我们是否更应该多为孩子考虑一些,尽量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尽量在孩子未成年前为他保持一个健全的家,为孩子培养一个健全的性格作保障。纵使完整的家庭无法挽回,我觉得父母双方还是要保持统一的教育方式,不能为了弥补自己内心对孩子的亏欠而进行盲从教育,一味地袒护孩子,成为孩子逃避责任的避难所。当对方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而不能因为要讨好孩子而站在错误的角度,这样会纵容孩子再犯错误,从而迷失自我。总之一句话,离异家庭的父母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但绝对不应该是溺爱!
二、“日理万机”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在对学困生的调查摸底中发现: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日理万机”。有的忙工作,有的忙事业,有的忙赚钱,还有的忙着打麻将,看电视等,但唯一没忙到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孩子:没时间陪孩子学习,没时间陪孩子玩玩具,没时间陪孩子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以致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只能简单地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去评判自己的孩子或者用粗暴的行为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或者用钱去与孩子进行沟通。比如:当前沙县的家长大部分是做小吃或者是做生意的,他们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总觉得亏欠孩子,所以他们经常会用钱去弥补孩子,会轻易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样其实是害了孩子,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真实的例子:李某,父母在上海卖小吃,寄宿在其大伯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