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提升学生习题课参与度的一点尝试
我们心中的课堂,无论是初二引领学生入门激发学生兴趣的,还是初三复习巩固备战中考的,我们都希望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会剥夺学生的快乐。不会熄灭他们的热情。
讲授新课时还好。可习题课,往往对学生、老师都毫无乐趣可言,这样的课堂是留不住学生的。
课堂是第一位!教师努力的目标就是让课堂能够更有效,这个前提就是他们要愿意投入课堂。怎么让学生愿意投入课堂上呢?我的做法是:提高学生们的出镜率。
初中生表现欲比较强,即使到了初三害羞、怕出丑,还是有很强的参与意识的。
物理课本上有两位主人公:“小明”和“小红”。而这两位超级明星,就坐在我的课堂,坐在学生们的身边,他俩都是学生扮演的。小明、小红每节课的问题成为班里你或者你同桌的问题,这样学生们会更容易进入课堂一些。
比如课本第6页,我举例:物理课代表李同学说“把一枚回形针放在天平上,就可以直接测出它的质量了”。她同桌“马某某”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应该在天平上多放一些回形针”;我讲到这里,李同学马上辩解道:“我才没那么说!我也是放一堆回形针。”我就接着问,那你放多少?这样引出对天平的感量的认识和累积法测量物理量时,“适量”这个概念。
比如课本第8页,用班里平时比较有带动性的同学举例:张同学说“可以比较他们质量的大小,质量大的一定是铁块”。班里学生听到后马上就炸了,刘同学一句话问住张同学:“一小块铁一定比一大块塑料质量大吗?”
比如课本第12页,针对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我用班里最调皮的梁同学举例:“梁同学用天平测出物理质量,用刻度尺测量并算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密度了。”讲到这,梁的同桌竟然默默递给他一个剪刀说:“麻烦你,帮我量一下它的体积。”
毕竟是身边同学的情景剧,在座的同学们怎么都会捧场的。
这样的设问、举例,学生参与性会强一些。
讲习题也是如此,同样的习题,稍微改编一点,学生们听着就有劲了。比如大家熟悉的:
例题1: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我们给学生的是:
马同学有一个把玩多年的铅球。2016年春,他惊奇地发现这个铅球的某方面始终没有改变(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三者都没改变
例题2:一只能装下1千克水的瓶子,能装下1千克( )
A.酒精 B.汽油 C.柴油 D.酱油
我们给学生的是:
超市大酬宾,下面的几种液体都被分成了1公斤装。顾客手里的容器只要能装下,想拿多少拿多少。装不下十倍价钱买走。马同学手里拿着一个能装下1千克水的瓶子,他应该去装( )带回家?
A.酒精 B.汽油 C.柴油 D.酱油
因为经常跟学生们这样开玩笑,所以学生也不会介意,还很配合。
例题3:我们在实验室做测物质密度时。实验台上有天平、量筒、装水的烧杯、石块、金属块、细线……学生们即将完成实验时,我偷偷拿走马凯冬桌子上的量筒。然后大声问:“马同学,你的量筒呢?”全班同学目光都转向他,我继续说:“你这实验还能做吗?”小马同学就想争辩。我制止他:“解释就是掩饰。大家想想,没有量筒了怎么办?你想不出办法,可以求助你的场上好友”……再一步步引导学生,没有办法测量就只能计算。计算v又需要什么物理量……这样,就把一个难点在课堂上,让尽量多的学生关注到他,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逐步攻破。
心理学家说,学习有舒适区、恐慌区和学习区。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你可能会觉得有压力,无所适从。
学习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地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比如生活中,换一条上班的路线;学习中,接触另一个专业的书籍;工作中,切换到另外一个岗位。
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比如在公共场合演讲,或者从事一些危险的极限运动。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学生会偏科。为什么在八年级刚开始,对物理充满兴趣的学生慢慢开始倦怠,甚至放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熬制种种诱饵,帮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区,让他们感觉在自己的舒适区。让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畅游在本就有趣又深刻的物理海洋中。
(作者单位:西工大附中)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