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docVIP

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多少年来,中国人不断揭露和声讨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自然有必要,但不能陷入简单的悲情意识。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应摆脱固定的“脸谱”式描绘,从民族文化的维度,探索当年东洋武士乃至民间的对外扩张思潮是怎样形成的。在中国制造屠杀暴行的日本人,参加“皇军”前大都是老实的下层工人、农民,到了中国大地上却成了凶神恶煞,其思想根源除了“皇国至上”的教育,也在于日本社会上长期流行的蔑华、辱华风气。仰视、平视和俯视据一些专门采访老兵的日本学者统计,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兵能反思战争罪行并表示对不起中国,一成左右的人还坚持“大东亚战争”有理,七成的人虽对侵华战争表示遗憾却又认为“当年打仗是没法子,打起仗来军纪也难保证,难免有施暴的事”。这种比例清楚地表明,战后日本社会并没有清算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追溯起来,中国过去曾是日本人崇拜的文化母国,不过其对华态度却经历了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阶段。在中国的唐朝至宋朝,日本对华基本是仰视,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走出了蒙昧落后时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转为平视。日军借所谓“神风”(即台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后来出现百年倭寇之患和丰臣秀吉侵朝,幸亏明朝军队在朝鲜打败日军,才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甲午战争中日本将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自此以后半世纪里,日本人傲慢地自居于中国之上,形成了俯视。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是“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对“落伍民族”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征服,旅顺大屠杀等暴行就是在此种观念下制造出来。此后几十年,随着两国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日本社会上蔑视中国的观念日益强烈,其军人在华挥舞屠刀也就如宰猪羊。“豚尾奴”到“支那人”多年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侵略者的台词中往往使用“中国人”一词,这其实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那时东洋社会上只轻蔑地使用“支那人”之称。这一词汇对于现在中日两国的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陌生,然而在日本侵华的年代,这是一个带有国耻烙印的称呼,让中国人感到刺耳痛心。甲午战争之前,一般日本人对作为自己文化源头的中国还持有某种尊敬,横滨的华侨尽管也受到一些排挤却不至于公开受辱。自从“日清战争爆发”的售报铃声响起后,“猪尾巴”“豚尾奴”就成为日本社会上称呼中国人的绰号。唐人街上的华侨男子一走出街区,就有日本小孩在后面追逐,有时还肆意扯其辫子,口里喊着“清国奴!豚尾奴!”路边身着黑制服的警察看到,不仅不加制止,还往往放声大笑。随着日本人在中国大地日益横行,东洋三岛上华侨的地位日低,留日学生也愈受蔑视。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不能再称中国为“清国”,中国人也都剪去了辫子,没有“猪尾巴”了。日本人从此轻蔑地称其为“支那人”。甚至日本小孩子吵架也常这样骂道:“你怎么这样笨,你父母肯定是支那人!”以卢沟桥事变为发端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一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满足于“支那”这一贬词,还在社会上蔑称中国人为“强克猡”(“猪猡”之意)。在日本的华人外出时,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辱骂。鼓吹本民族地位至上,要夺取他国领土作为“生存空间”,并视被征服国人民如草芥任意杀戮,是20世纪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征。德国纳粹自诩日耳曼人是“优秀民族”,理应消灭“劣等民族”,这也是其党卫军、国防军乃至冲锋队犯下反人类的集体屠杀罪的思想基础。在东方,日本军国主义者“大和民族”的优越感和对东方其他民族的轻蔑,同样是驱动其侵略扩张和制造无数暴行的思想基础。战胜国终于被称为“中国”战后国民党政府因忙于内战,放弃了向日本派遣占领军。不过,经过中国派驻日本的军事代表团的强烈要求,美国占领当局命令日本政府不得再使用“支那”一词。“支那”这一令中国人极感屈辱的名词毕竟从此从日本公开出版物中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成为战胜国,但战时国民党政府的许多表现令许多日本人轻蔑,战争结束时中国战场上日强中弱的形势又没有改变,在战败者心中并没有真正确立起应有的尊重。日本人普遍认为“我们是被美国打败的,并没有败给中国”,民间相互之间谈论中国时还习惯使用“支那”一词。“支那”一词真正得以从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敢于出兵朝鲜,美国舆论惊呼遭到“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抗美援朝的战报传到东北的日本战犯管理所时,那些由苏联递解过来、一向表示不服的战犯们,重新认识到自己老对手的强大力量,多数都低下了脑袋表示服罪并愿意接受改造。在日本的老一代华人从切身的体验中也大都深深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他们挺起了腰杆,朝鲜战争才使他们的祖国被承认为强国。国力对比转换带来心理不适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日本政府跟随美国敌视中国,不过当时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