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故事论壮族的风俗信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民间故事论壮族的风俗信仰内容摘要:壮族源自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其独特的生活环境、语言与风俗孕育了不少神秘的民间故事,《“特掘”扫墓》便是其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本文主要以此故事奇特的情节为研究线索,从中浅析壮族独特的水神崇拜与祖先崇拜信仰,并由此反证这则故事产生及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基础。关键词:壮族 特掘 民间故事 信仰 水神崇拜 祖先崇拜一.前言壮族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尤以南宁、百色、河池以及柳州这四个地区居多。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化,其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1]自然与鬼神崇拜孕育了众多神秘的民间故事,成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掘”扫墓》便是其中一个经过世代口耳相传,至今仍然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特掘”为壮语译音,念作Daeg3 gud3,汉译为“尾巴断了的蛇”;“特”(Daeg3)字在壮语中指代年轻男子,故“特掘”应详译为“年轻的雄性断尾蛇”。另外,根据故事题目中的“扫墓”二字,结合壮族的风俗,可推断此故事发生的时间大致为阴历三月初三至清明之间。这条断尾蛇(“特掘”)究竟有何神力,为何壮民对它如此膜拜,以至于每逢清明都会被人们重温一遍?为何故事发生在清明扫墓时节?是否暗含特殊的文化指向?对“特掘”扫墓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解开这些疑问。正如金荣华老师在论著中提到,民间故事“反映了当时民间的某些观念和某些信仰”[2],本文欲从这条断尾蛇的身上,浅析壮族的民间信仰,并由此反观“特掘”故事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化基础。二.《“特掘”扫墓》的故事及在壮乡的流传广西壮族地区,特别是环大明山一带的壮乡,千百年来流传着《“特掘”扫墓》的故事,每逢清明扫墓时,“特掘”总会被壮民提起并带着某种神秘感。据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的一位55岁壮民讲述,“特掘”故事梗概如下:很久很久以前,在上林县塘红乡的石门村里,住着一位没有儿女的妇女。村里缺水,并且没有引水技术,于是,这位妇女每天不得不独自一人去潭里挑水。一天,妇女在用木桶打水时,无意中捞起一条小蛇。她立即将小蛇倒回潭中,可当她再次打水时发现小蛇竟重回桶中。如此反复多次后,妇女决定把小蛇带回家。从此,妇女把这条小蛇当儿子养,自己吃什么就喂蛇吃什么,还讲故事给它听。小蛇也很喜欢这位“养母”,无论妇女去哪儿,小蛇总喜欢跟在后面。一次,妇女在厨房切猪菜,小蛇陪伴在一旁,时不时摇晃着尾巴。不料竟将尾巴摆到砧板上,妇女没来得及收手,“咔”的一声把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一截。此后,这条小蛇便有了名字,叫“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特掘”。“Daeg3”即“特”,壮语中是年轻男性的代称;“gud3”即“掘”,壮语表示尾巴断了的蛇,即rang2 guann1,意思是尾巴断)。妇女也因此被村民叫作“Me4 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妈特掘”,即断尾蛇的母亲)。“特掘”特别能干,常常帮助母亲做家务。更神奇的是还在一次大瘟疫中,找到解药救了所有的村民!那年阴历三月初二,九十九岁的“妈特掘”过世了,断尾蛇很难过。第二天,“特掘”施法,瞬间雷雨大作,一阵巨大的龙卷风从天边刮来一口上等的红木棺材。“特掘”将母亲入殓后,葬在山中峭壁上。每年清明,“特掘”化为风雨雷电,祭拜母亲。虽然故事的细节在流传中存在差别,但是,蛇神回家祭拜“养母”这一情节大同小异。据当地的壮民说,每年三、四月,总有那么几天会刮起巨大的龙卷风,还伴有雷电暴雨,足以掀翻房顶的瓦片。每当这时,年长者总会若有所思地念道,“Daeg3 gud3回家扫墓了。”神情中充满了敬畏。于是,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着筹办祭祖事宜。现如今,在壮乡里,或许已没有多少人能如此详细地把这个故事讲完整,但是,一提到“Daeg3 gud3回家扫墓”,他们的脑中便会浮现出风雨交加的时候,一个叫Daeg3 gud3的断尾蛇神回来给母亲上坟,年年如此,从未中断。故事被简化了,但故事所起的神圣感召力依旧还在,壮族人把祭祖扫墓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神灵都回来扫墓了,人们岂能懈怠?三.故事中折射的民间信仰壮族人生活在群山环绕的闭塞丘陵平原中,互相之间说着壮族自己的语言,有着壮族人独特的民族信仰。从《“特掘”扫墓》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探见壮族民间具有水神崇拜以及浓厚的祖先崇拜信仰。1.水神崇拜“特掘”故事中,妇女每天挑水,潭中偶遇小蛇,蛇化作风雨等情节,都与壮族对水特有的情结息息相关。壮族人对水的崇拜首先源于缺乏,在《壮族简史》一书中提到:“壮族地区石山面积大,且分布广,尤其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广西西部地区,裸露型的喀斯特地貌占了当地土地面积的60%以上。喀斯特地貌是‘九分石头一分土’,可谓是当代人类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生产条件极差,连人和牲畜饮水都难保证,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3]故事中的“石门村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