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民俗文化,优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环境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游戏化改造的策略,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游戏化环境,以期对同行抛砖引玉。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改造策略;环境【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19-0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民俗文化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儿童通过交往、参与、探究等游戏形式,获得知识、锻炼动作和技能、发展情感、享受快乐。一、更新观念,树立课程游戏化理念合理地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承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体现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践行“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二、反思研讨,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我们要立足园情,挖掘乡土民俗资源,建构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包括风俗风情知习俗、民俗节日乐习俗、民间工艺做习俗、民间美食品习俗四大部分。如,通俗易懂的歌谣,幼儿说起来朗朗上口,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简单的民俗游戏,人人易学,既增强了体质,又培养了合作意识;经典的古老神话,既打开幼儿思路,又拓展幼儿思维等,让民俗文化滋养幼儿快乐童年。(一)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将幼儿的一日活动都纳入课程的视野,实行幼儿弹性作息时间,以满足幼儿游戏需求。首先,体现集体活动游戏化,精心组织幼儿每天一节的集体活动,使集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突出游戏性和分享性。其次,确保游戏活动自主化,增加幼儿自由活动、自主游戏的时间,保证幼儿游戏时间每天不少于3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让幼儿拥有游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现游戏精神,做游戏的主人。(二)探讨适宜的游戏策略1.活动内容民俗化。丰富民俗文化知识,拓展幼儿游戏内容:将本地民俗文学、民俗艺术、民俗美食、民俗游戏等内容进行筛选和甄别,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传说、民间淮剧、农耕生产、工匠作工、建房喜话、草编、节令、庙会、婚嫁等民俗传统文化,可以拓展游戏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数据统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会有很好的发展。感受民俗节庆文化 ,体验自主游戏乐趣: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资源,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品味民俗艺术魅力 ,激发幼儿表达欲望:拨浪鼓、虎头帽,捏面人、剪窗花、皮影木偶、小淮剧等这些民俗艺术魅力十足;尤其是我们本地的草艺如草鞋、草垫、草帽等民间草制艺术品应用广泛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邀请社区老人来园进行草艺的展示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和表达愿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2. 活动材料乡土化。挖掘资源,投放乡土材料:为突出区域活动的乡土特色,在不同的活动区域投放相应的材料,如到了秋收时节,在班里设立了“巧手编织”活动区域,用稻草、芦苇、狗尾巴草等编织草绳,让幼儿玩“跳草绳”“拔河”“捉尾巴”的游戏。就地取材,自制民俗器材:“玩船舞龙源远流长,民风民俗浓郁深厚”,为我园提供了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我们整理符合各年龄段特点的民间游戏,制作玩船、舞龙等器材。在晨间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选玩船舞龙的器材进行游戏,在小舞台上进行花船舞龙表演。利用农村乡土资源自制民俗器材开展活动,既亲切又自然。三、因地制宜,优化游戏化环境1.创设高效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包含时间、空间、玩具、材料,良好的物质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一是因地制宜,巧妙规划。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室内外自然结构和各区的建筑元素,巧妙利用室内外立体空间,智慧运用农村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活动室四周墙壁作为幼儿作品展示区、主题墙等。走廊顶上悬挂适合不同年龄的饰物;过道地面设计迷宫、跳房子、不同的脚印等;宽敞走廊巧妙创设成孩子们喜爱的小剧场。 二是满足需要,引导参与。为幼儿提供既符合发展水平,又能体现民俗文化风格,更能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各种玩具和适宜材料。三是注重安全,健康发展。要考虑游戏设施、设备等材料的无毒、坚固,材料的选择尽量挖掘利用草、布、竹、木等安全的乡土资源。在区域划分时注意通道的畅通和动静的分隔,确保安全。2.营造适宜的心理环境。围绕着安全、自由、温馨、平等四个目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游戏环境。一是建立宽松和谐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幼儿建立宽松平等、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让幼儿真实、自然地表现自我,在游戏中成长。二是建立赏识主题的文化环境。注重用赏识主题文化引导教师、家长和幼儿牵手成长。以“名师工程”“优秀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