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找个栖息的地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心灵找个栖息的地方【素材展示一】孙犁与书衣文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优秀的、风格独特的小说家,贾平凹在2000年写的散文《孙犁的意义》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敢把一生中写的所有文字都收入书中,这是别人所不能的。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经历了各个时期,从青年到老年,能一直保持才情,作品明净崇高,孙犁是第一人。建国初期,孙犁按《鲁迅日记?书账》的购书线索,开始大量搜集中国文史典籍,特别是1959年养病归来,搜购的数量日益增大。1966年,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给孙犁带来了生命的厄运:他先被批斗,继之又被送到干校管制劳动,遭受到身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虐待。他费尽心血购置的大量书籍也几次被抄,他多年来倾心构筑的精神家园惨遭践踏。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孙犁身体被“解放”了,但还不允许他创作发表作品,他便在家里整理抄家后退还的藏书。“利用所得废纸,包装发还旧书,消磨时日,排遣积郁。”每当他翻检、修整这些书籍时,常常随翻随读随想,并随手把所感记在书的封皮上,称之为“书衣文”。八十年代以后,他的书衣文录,从形式到内容,有了很大变化,发展成读书、论世、抒发心灵感悟的一种文体。文字很短,然意蕴极深。比如当他身处非常时期,只能作“寒树之蝉鸣,秋草之虫吟”时,在《西游记》的封面上,写了书的版本、来历之后,又有这么一段“书箴”:“淡泊晚年,无竞无争。抱残守阙,以安以宁。唯对于书,不能忘情。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沐手,阅后安置。温公惜书,不过如斯。勿作书蠹,勿为书痴。勿拘泥之,勿尽信之。世道多变,有阴有晴。登山涉水,遇雨遇风。物有聚散,时损时增。不以为累,是高水平。”这一百零四个字可说是孙犁爱书之心的袒露,是一位爱书人的自画像。孙犁当时在书皮上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发表的,“文革”结束后,他才把这些书衣文整理汇集,陆续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并被收录到《孙犁散文集》《耕堂杂录》等书中。1998年5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书衣文录》单行本,书中收录了孙犁1956年到1990年所写的书衣文二百七十则。适用话题:固守本真、文化的守望者、保持人格独立、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文化信念和道德操守、寻找灵魂的栖息地、心灵的归宿……运用示例:“文革”时,孙犁从家被驱至一昏暗小屋,多年文章古藏被人践踏。书是他的灵魂寄所,后来他日日枕书而眠,在洗一洗、刷一刷书本的牛皮封面之中又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宿,得到了偌大的满足。平和一生的他虽曾几近痛苦得发狂,但在找回心灵归宿后,他只用十二个字总结了二十年的痛苦: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一切又恢复了清欢,从此在书法之中洗涤心灵,不谈过往,只管那新火试新茶。(王书琪《寻一灵魂栖所》)梭罗与瓦尔登湖闹中取静读《瓦尔登湖》别是一种滋味。细碎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洒进来,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袅袅的神思于是慢慢飘到了瓦尔登湖。正如诗人徐迟先生所言,这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阅读之前请把您的心安静下来”。瓦尔登湖因梭罗而闻名。梭罗因瓦尔登湖而传世。但瓦尔登湖不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它坐落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那是15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日子,梭罗带着一柄斧子独自到了瓦尔登湖边的山林。经过一番挥汗如雨的紧张劳作,他如愿地住进了自己亲手盖起的木屋。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在这里耕种,散步,观察,倾听,梦想,沉思,并用独具风格的文笔记录下了他所经历和体验的一切。梭罗是个执着的自然主义者。这并非就艺术创作的美学意义而言,而是指他崇尚自然,欣赏野性,厌弃虚假文明,追求返璞归真的生存方式。他自称:“我之爱野性,不下于我之爱善良。”难道梭罗真的从没有感到寂寞与孤独么?他自认为是的,“太阳是寂寞的,除非乌云满天”,而他“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而且梭罗已经发现,“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加接近”。于是他以一颗骄傲的心,愿意独享这所谓的寂寞。作为梭罗一个独立精神的物质载体,一种人文自然的诗性象征,瓦尔登湖还在现代读者的心中汩汩流淌,原因在于如同许多划时代的作家一样,梭罗是“向着人类的智力和心曲致辞的,向着任何年代中能够懂得他们的一切人说话的”。如此,他的瓦尔登湖又怎能不拥有永恒的知音?当尘世的喧嚣又一次湮没了我们芸芸众生的时候,梭罗总是在不经意间走进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悸动。我们为我们的每一次迷失而汗颜,也为我们的再一次拥有而欣喜。漫步在街头,物质的繁华冲击着我们浮躁的心,很少有人真如梭罗一样,放弃人世的繁华,放弃物质的华美,而独自一个人,静静地耕耘,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追寻。日子总是淡淡的,一页一页地翻过,很少有人品位出它的真谛。所以我们该坐在我们自己的瓦尔登湖边,过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真正该做的是顺从我们的心,做我们爱做的事情。而那些属于角质层的东西,绊住了我们,缚住了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成了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