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音在诗词中活起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古音在诗词中活起来一直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古书中一些字的读音都是遵照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即按照现代语音标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做减轻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不需要了解复杂的古音;同时也预防了学生重文轻质的倾向,使他们不纠缠于“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式的问题。不过,我们也得看到,这种古音今读的现象对引领学生涵咏品味古诗是不利的。从古至今,吟咏是人们抒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从《论语》中孔子赞同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到《世说新语》中所载的阮籍“?E然长啸,韵响寥亮”;从陶潜的“登东皋而舒啸”,到苏轼的“何妨吟啸且徐行”,都可以看出吟咏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吟咏更是从古至今青少年学习诗词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的语文课。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家刘大??就提出了“因声求气”的观点,他进一步阐释说:“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论文偶记》)既然是因声求气,那么“因”什么样的“声”更能体会出诗词的神韵?当然是这个字的古音,也就是创作者当时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汉字以音形义为一体,不同字的读音、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表意都不相同,神韵自然也就不同。让古音在诗词中活起来,可以通过这种“不同”达到和古人充分沟通交流的目的,体会古诗独到的音韵之美、神气之美、意境之美。吕叔湘先生曾说,如果让朱熹走到孔子的那个年代去,任他《论语》再熟,他也听不懂孔子在和弟子们说什么,可见古今语音的差别。好在从清朝开始,我们就有许多卓有成就的语言文字学家,他们通过不懈的研究,弄清楚了好多汉字的古音和古义。今天,我们记住一些重要字的古音,也不是太难的事。古诗词中有一些情况,尤其需要按照古音来读。一、需要以古音押韵的时候自唐以后,古人作诗多以《平水韵》为准入韵,平水韵是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年代久远,一些读音和后代不尽相同,平声韵部中,比较明显的是“六麻”、“九佳”、“十灰”、“十三元”几个韵部。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古诗见到的“斜”字,属于“六麻”韵部,做韵字的时候,需要读成“xia(阳平)”音。而在杜甫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从押韵来看,“回”字当读如“huai(阳平)”音。在古音押韵的问题上,楚辞尤为有代表性,姑且以屈原的《离骚》为例。我们都知道,楚国因为地域、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了以“楚声”为音韵基础的楚辞。因为独立,好多读音的差异更为显著。比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降”字读如“hong(阴平)”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巷”字读如“hong(阴平)”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御”字读如“ya(去声)”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二、平声韵古诗出现仄声韵字的时候古音中,有一些字的读音属于通音,既可读成平声,又可读成仄声,视需要而定,这些字不是很多,如“看”、“听”、“醒”、“浪”等。但要知道的是,古诗中绝不可能出现以平声字入韵却出现仄声韵字的情况。一旦看到现代汉语中仄声字出现在平声韵的古诗中,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一定按仄声来读,就会显得晦涩别扭,破坏了古诗音节和谐流畅、琅琅上口的美感。比如: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全诗的韵脚是“难”、“残”、“干”、“寒”、“看”,属于平水韵中“十四寒”韵部。最后的“看”字当读成阴平。同样,杜甫的《月夜》中“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看”字也当读成阴平。可是,在李商隐另一首《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中,“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的“看”就必须读成去声,因为全诗都是以仄声入韵的。咏怀古迹〔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里,“论”字读成阳平,理由不再赘述。三、需要以平仄声来体现格律诗的规则的时候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每一句诗、每一个词都有严格的平仄要求,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七律中,每句的第二、四、六个字必须符合律诗的平仄要求。有一些字如果出现在韵部里,我们必须依照律诗的要求,该平则平,该仄则仄,不可以以现代汉语的读音为准。比如: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四句如果“教”字读成仄声,那整个句子的平仄就成了“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在律诗中决不允许,因此,“教”字需要读成阴平。锦瑟〔唐〕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