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社会救助(苏海)完整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社会救助 发展历程 “社会救助”这一范畴,是从传统的贫民救济和社会救济这一对范畴中演变而来的。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 “济贫法”。后经修订称为新济贫法,这部法一直到1948年才被废除。现代社会中,“社会救助”一词最早见于1909年的一个皇家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中。把社会救助纳入社会保障体制的,是美国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案》,这部立法把对老人、孤儿、盲人、伤残者和病人的“社会救助”列为社会保障的三大部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救助”一词在全世界被普遍接受。在现代社会,享受社会救助成为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而提供社会救助则成为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者均受国家法律的规范。 中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 美国政府通过为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来救济民众 袁腾飞——罗斯福以工代赈 /b/1721831.html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社会救助也称社会救济, 指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标准,对陷入危机或者是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资金、实物和服务等帮助,以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一种政府的或社会的行为作为政府行为,表现为通过政府立法,做到有法可依;作为社会行为,表现为民间或社会团体对救助对象的自发性救助。 (2)救助对象是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 (3)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二) 社会救助的特征 1.保障条件的单纯性 只要收入无法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社会成员,不论其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等,都可享受社会救助。 2.保障义务的单向性:国家社会对贫困者的义务 3.保障目标的低层次性:最低生活需要,最低层次 4.保障对象具有选择性:缺乏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 5.保障形式具有多样性 既有临时性救助,又有定期性救助;既有资金救助,又有实物救助,还有政府救助,民间救助等。 二、社会救助的理念与原则 (一)理念传统社会救助强调家庭或者单位的责任,政府承担责任的主要是灾荒等紧急状态下的救济。更多是从慈善、关爱的角度出发,体现君主“体恤”臣民的施恩思想以及社会撑雨伞之间互助共济的伦理道德。以1999年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转折点,明确规定公民获得定期定量的社会救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府应付的责任,大大提升了社会救助的政治地位,从是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救助制度的理念,实现从人性关爱到权利维护的重大转变。 (二)社会救助的原则 1.最低生活保障原则一方面要以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为依据;另一方面又要低层次性。过高的救助标准会使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并形成“养懒人”的机制。 2.义务性原则:政府社会责任 3.积极性原则:积极措施,提升能力 4.差别性原则根据城市、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等差异,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和救助标准。 三、社会救助的分类与标准 (一)分类 1.按实际内容或原因分类 (1)灾害救助 (2)生活救助 (3)失业救助 (4)住房救助 (5)医疗救助 (6)教育救助 (7)扶贫开发 2.依据形式或手段分类 (1)现金救助 (2)实物救助 (3)服务救助 (4)以工代赈 3.按时间分类 (1)长期救助 (2)临时救助 二、社会救助的标准 社会救助的标准即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叫“贫困线”,其确定主要以社会成员的收入状况与生活状况也就是贫困状态为依据。 贫困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在长时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 贫困包含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指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饮食、穿戴和居住条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孤寡者以及长期没有工作的失业者;相对贫困指享有和当地生产力相适应的数量最少的资料和服务,是一种相对于其他居民而言才有的“贫困”之感,即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而言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四种主要方法 1、生活需求法/市场菜篮法/标准预算法 根据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确定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按照市场价格价格计算这种需求。 具体操作方:是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要多少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线。它的缺陷是确定基本生活物品难度大,随意性也强。 2、恩格尔系数法/最低饮食费用测算法 即以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的指标。 结论:一个家庭的食物支出占其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可反映该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越高,这个家庭生活水平越低,贫困程度也越高。 公式:恩格尔系数=(家庭食物支出金额÷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