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交通事故中的烧伤成因分析
摘要:交通事故中发生烧伤的案例,时有发生[1-2]。常见的原因有燃烧火焰以及气囊、汽化器、散热器所致的烧伤等。烧伤与机械性损伤的并存,增加了受伤人员的死亡率。本文总结了交通事故中烧伤的常见原因,以及目前烧伤深度与程度的评估办法,为法医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交通事故;烧伤;法医病理学
交通事故常常导致司乘人员发生机械性损伤,如撞伤、摔跌伤、拖擦伤、碾压伤,典型的损伤类型有保险杠损伤、挥鞭样损伤、安全带损伤、骑摩托车者骨折等。在部分交通事故中,机动车、航空器燃烧或损毁,导致司乘人员烧伤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在国内、外时有案例报道。烧伤与机械性损伤的并存,使受伤人员的死亡率也有所增加[3]。本文将讨论交通事故中导致司乘人员烧伤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等,为进行伤残、伤情的评定,及鉴定死亡原因等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
1燃料或车内易燃物与烧伤
汽油、柴油是最常见的机动车燃料,均属于烷烃内化合物,在遇到明火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燃烧,特别是汽油。机动车内软装饰往往由塑料或棉制品制成,属于易燃物。交通事故发生后,机动车燃料或车内易燃物燃烧,易导致司乘人员体表烧伤,吸入高温有毒气体,易发生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在烧伤的患者当中,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是引起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烧伤和创伤并存者,其死亡率常增加2~3倍。声门上吸入损伤最为常见。由于热或化学物质对声门上结构和上呼吸道的破坏作用,气道将会发生水肿和闭塞。声门下吸入损伤,常常是因为吸入烟雾中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光气等)的颗粒,黏附在气道上皮层和肺实质中而造成的损伤,其损伤的程度与在有毒气体中的暴露时间密切相关。
2安全气囊与烧伤
安全气囊是汽车上的一个保护装置。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气囊生成大量氮气,短时间内使气囊迅速膨胀,产生爆发,进而保护司机和乘客。然而,由安全气囊所带来瞬时膨胀损伤时有报道[4]。常见的有擦伤、挫伤、裂伤、烧伤等。其中烧伤占整个损伤的7.8%[5],而且7%以上的烧伤发生在上肢、颈部或头部[6]。
气囊造成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7],常见的有内部的化学物质在气囊爆炸后所致的化学烧伤、爆炸时产生的高温气体所致的直接热烧伤、以及与皮肤接触的衣服熔解所致的间接烧伤等。当气囊内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氮气的同时,氢氧化钠作为一种副产物,也会随着气囊的爆炸而释放出来。氢氧化钠可以引起眼部和皮肤的碱性烧伤,导致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
虽然气囊造成的各种损伤时有发生,但其在保护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上所发挥的作用仍然不能忽视。因而与气囊相关的损伤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3汽化器、散热器和烧伤
一个对107例与机动车相关的烧伤案例的回顾[8]显示,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火焰是造成烧伤的主要原因,占整个烧伤的48%。还有其他原因,其中汽化器造成的烧伤占15%,散热器造成的烧伤占13%。另一个研究[9]也同样表明,碰撞是造成烧伤的主要原因,而汽化器引动和散热器引起的烧伤也较为常见。尽管这些烧伤中的大部分在程度上是轻微的,烧伤面积平均为5.1%,但经常发生在身体的重要部位,如手、上肢、面部等,因而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
其中,汽化器引起的烧伤经常发生在灌注汽油的过程中突然爆炸,造成面部、颈部和手臂等部位的烧伤。一个对Still烧伤中心十年期间的4645例烧伤患者的系统回顾[10]显示,其中83例为汽化器烧伤,而造成损伤的原因为灌注汽油的过程中引起火灾和爆炸。因而,对汽油灌注的熟练操作可以有效地减低由此造成的烧伤的死亡率。而另一个对汽化器所致烧伤的40例患者的分析表明[11],受伤人员平均年龄31.5岁,其中男性37例,4例发生吸入烧伤,2例死亡。平均烧伤面积为全身体表面积的13.4%,主要累及的部位是脸右侧、头、躯干、右上肢和右手。
散热器造成的烧伤,主要是因为对机动车冷却系统工作机理的不了解而引起。当机动车开始发动时,散热器也开始运转。正常情况下,液体的温度在90℃~103℃,该温度下的液体已经可以在不到1 s的时间内引起烧伤。如果散热器异常工作,液体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最终导致液体喷溅,造成严重烧伤。一个对此问题的研究表明[12],在确诊为散热器液体造成烧伤的86例患者当中,71%的烧伤发生在夏季,而烧伤的部位主要在头面部和上肢,手和胸部也较为常见。而ONeal 早在1992年就作了相关研究[13],结果显示,82%的烧伤发生在夏季,受伤人员的年龄范围从8个月~79岁,平均烧伤面积为全身体表面积的11.3%,主要累及面部、颈部等
4烧伤的评估
在了解了汽车碰撞过程中所致的各种烧伤之后,对于烧伤深度与程度的评估也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液体复苏和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