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广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小平与广安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华蓥山巍峨雄壮,嘉陵江、渠江蜿蜒流淌,一山两江间的广安,被人们誉为“川东门户”。   翻开《华阳国志》,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记载,早在氏族部落时期,嘉陵江、渠江流域就有巴人逐水而居,过着渔猎、农耕的原始生活。春秋战国时,广安属巴子国地,为?国都城所在。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此设军,钦定治所于此,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广安。明朝设州,1913年民国置县。1993年7月,国务院批准广安设立地级行政区,1998年撤地建市。   自然、文化、历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广安独特的人文风采,使之成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安,正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世界所瞩目。   历史悠久的宝地   这里有建于隋代的肖溪冲相古寺,寺内摩崖石刻数百尊,其中最著名的太阳菩萨,千百年来一直俯瞰着广安儿女的生生息息。位于渠江边的广安大良城,为宋元时期兵家必争之地,它与重庆合川钓鱼城一道,被世人誉为“抗元双璧”。伫立这古老的山寨,似乎还能听见当年战马的嘶吼和金戈铁马的铿锵。   唐宋以来的广安,吸引着众多文人骚客的目光,悠悠遗韵回响在宕渠上空。“惜此落日暮,爱此寒潭清。西晖逐水流,宕渠游子情。”李白的这首《南阳寺》,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大诗人当年漫步于渠江岸边时的空灵心情,而同为唐代诗人的元稹,一首《篆水》,让人想起广安的美景:“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念迟。橹?动摇仿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余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岳池农家》,更表达出他在广安时的闲适心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川东农村风情画。   千百年来流传在广安的“西朝峨嵋,东朝宝鼎”民谚,表明当年广安宗教之兴盛。历史上的华蓥山区,寺庙众多,至今保存完好的,当数座落于渠江之滨,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兴国寺。《广安州新志》曾这样描述它:“兴国寺,治南洄水岸上,寺碑云创于汉,金石记云造于隋。禅院最古,体制宏钜,唐贞观时尉迟恭敬德监修,今题梁尚存。明重修。”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晨钟暮鼓,香火不断。   南宋资政大学士安丙,在当年的抗金历史上曾写下过重要一笔。今日的安丙祠堂褒先寺,林木森森,庄严肃穆,其家族墓是1996年中国十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被称为中国十三世纪文物精粹,对中国宋代石刻艺术、建筑技术、音乐史、地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被专家称为“蜀中第一军事要塞”的武胜宝箴塞,建于1911年,工程浩大,建筑精巧,保存完好,吸引着众多军事爱好者和旅游者。   广安的古镇,别具一格。肖溪古镇、沿口古镇、顾县古镇,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其间,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到过广安的人,不会忘怀碧波荡漾的千里嘉陵,浪涛翻卷的浩浩渠江,金波鳞鳞的悠久的历史和自然风光,必然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广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浓郁的川东风情。   巨人在这里诞生   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他们中有袭海贼、抗匈奴的汉朝名将庞雄,三国大将王平,西晋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南宋资政大学士、抗金名将安丙,明代户部尚书王德完,为南沙、西沙诸岛定疆划界的大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辛亥保路运动的发起人蒲殿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秦炳,革命先烈杨汉秀,秋收起义中成长起来的解放军中将毕占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何鲁等。名闻天下的华蓥山游击队,英雄传奇至今流传。而最令广安人自豪的,则是从广安走出了世纪伟人邓小平。   出生   走进邓小平故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长满青苔的老井、翠竹环绕的池塘,巍然屹立的神道碑、功德坊。漫步其间,我们仿佛能听见小平童年的笑声,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一草一木,都是少年小平活动的见证。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同志出生在广安牌坊村的一座普通农家院内。父亲邓绍昌给他取名邓先圣。先圣五岁时,私塾老师认为这名字有犯圣人孔子之尊,为其改名邓希贤。1927年,已是职业革命者的邓希贤,为适应秘密环境下的革命工作,方改名邓小平。   读私塾   1909年,5岁的小平入附近翰林院子发蒙读私塾,开始了他的学生生涯。翰林院子距邓小平故居约一公里。他是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旧宅,一所传统的四合院。邓时敏曾于乾隆十年进士及第入翰林,人们便称这里为翰林院子。邓时敏有子无孙,香火中断。族中公议,按邓时敏生前愿望,将翰林院子辟为义塾,用以招收邓族子弟学经读史,为邓氏家族培养人才。聪明伶俐的小平在此就读时颇得老师喜欢。   上小学   1909年,邓小平父亲邓绍昌与一批开明绅士共同创办了协兴场的第一所新式初等小学北山小学堂,校址设于协兴老街,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学生百余人,分甲、乙、丙、丁四班,设有国文、算术、修身、体操等课程。1911年,少年邓小平入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