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docVIP

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在剖宫产联合麻醉后对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以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拟择期在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脊麻时泵注多巴胺(2 ug/Kg/h)直至胎盘娩出,B组则给予生理盐水泵注至胎盘娩出,硬外置管后快速翻身仰卧位,从注药后2 min开始,每间隔2 min测量生命体征,记录血压,心率和血氧,记录手术中产妇的恶心呕吐,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胎儿娩出后即刻取胎儿脐静脉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A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B组(P0.05),A组产妇的收缩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B组。A组产妇的脐带血的PH值明显的高于B组(P0.05)。结论 剖宫产的联合麻醉于脊麻开始注药时泵注小剂量多巴胺至胎盘娩出可以明显的减少产妇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从而可以有效改善脐静脉的酸碱状态,但不影响产妇的舒张压和心率。   关键词:多巴胺;泵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剖宫产   仰卧位综合征是椎管内麻醉后很常见的并发症[1],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对症药物是麻黄素[2],目前有关预充小剂量多巴胺来预防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我们设计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来探讨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产妇仰卧位综合征和胎儿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年龄在20~30岁,孕周37~42 w,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各项生理检查和指标均正常,ASA 1~2级。排除以下情况:收缩压140 mmHg,或者MAP90 mmHg,既往无心血管病史,无血液系统病史。   1.2方法 两组产妇禁食8 h以上,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记录生命体征。所有产妇左侧卧位,选取L2-3间隙穿刺,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穿刺,见脑脊液后在鞘内注射0.75%布比卡因2 mL,于30 s内注射注射完毕。置管后转为仰卧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另1名麻醉医师于操作者不知情情况下于注药时刻开始分别泵注多巴胺和生理盐水,直至胎盘娩出。A组泵注多巴胺2 ug/Kg/h。   1.3观察指标 鞘内注药后开始每隔3 min直至手术开始30 min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用针刺法评估阻滞平面。胎儿娩出后夹闭脐带两端抽取脐动脉,脐静脉血各1 mL。用于监测血气分析。记录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失常发生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   2结果   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身高,孕周,胎儿娩出时间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A组产妇术中血压下降的幅度明显的小于B组(P0.05),而心率的变化两组之间没有区别,见表1。A组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也明显的低于B组(P0.01),见表2。   两组患儿脐动脉的血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A组脐静脉血的pH值的均值明显的高于B组,其他如PCO2,BE值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3讨论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指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以及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这一现象可在椎管内麻醉后加剧。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3],低者1%~2%,高者可达30%。目前常用药物主要是麻黄碱[4],主要升压作用是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以通过促使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对a,b受体均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但是麻黄碱会使心率增快甚至诱发心率失常,还会子宫和胎盘血流。   本研究发现脊麻时开始泵注小剂量多巴胺可以明显的减少产妇脊麻后收缩压的下降,并且可以减少产妇低血压和恶心的发生,这可能与多巴胺[5]能兴奋心脏的B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但较少影响心率和引起心率失常。   本研究还发现小剂量泵注多巴胺可以改善胎儿脐静脉血的pH值,这可能与多巴胺泵注减少了产妇低血压的发生有关,并没有影响胎盘的血供和胎儿氧供,这也说明多巴胺可以通过减少和减轻产妇低血压的发生,间接改善胎儿脐静脉的酸碱状态。   总之,我们的实验证实了多巴胺用于预防仰卧位综合征的确切疗效以及安全性,并且避免了麻黄素可能会影响子宫胎盘血流,因此,小剂量泵注多巴胺用于预防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综合征加剧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临床措施。   参考文献:   [1]宋薇薇,王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19-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