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从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全国各地330套高中历史名题,按人教版必修2各单元顺序分解而成,去除各地重复考试试题,包括242个选择题和197个非选择题,试题排版工整合理、精美规范,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转载到其它网站、博客和QQ群交流,一经发现封锁其IP,谢谢合作!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汇总(版)
附:非选择题完整版
1.(2015·江苏徐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38)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显著特征。世界的发展实质是不同文明从相互隔绝到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世界文明结束隔绝开始走向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表现,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过程。(4分)
(2)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曾两次融入世界市场,这两次融入有何不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2015年2月1日,中国在北京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其中“一带”“一路”分别指什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有何现实意义?(3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全球化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作答,即使世界由彼此孤立走向了相互的联系,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由此断定此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二小问过程,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总结即可,即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第一小问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近现代中国的开放进行总结即可,近代中国是战败被迫开放,而现代中国是政府主动对外开放;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影响以及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进行总结即可。近代中国被迫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题,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产生等;现代中国引进来走出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遇和危险并存。
(3)第一小问含义,结合热点新闻一带一路以及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作答即可,即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第二小问意义,根据经济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作答即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同时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
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分)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分)
(2)不同:前者被迫卷入,后者主动加入(1分)。
影响:中国逐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1分)(任答一方面即可得分)机遇与挑战并存。(1分)(具体回答入世带来的机遇、挑战,亦可得分)
(3)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1分)
一路:海上丝绸之路。(1分)
意义:有利于促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1分)(类似答案也可得分)
2.(2015·山东德州高三期末·26)(22分)家族、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其发展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
——据明万历四十年《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奥]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
——[美]周锡瑞《叶一一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1116,《巨野姚氏族谱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使用;家庭观念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可知“族约”宣扬教化,维护等级制度;根据材料“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可知“族约”强调伦理道德,体现儒家思想;“圣谕六言”则体现了国家重视宗族关系管理;第二小问考查“族约”在当时有何作用,主要从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走出家外谋生”可知家庭的生产职能逐渐消失,从材料二“这种空巢家庭数量的增加”可知父母独居家庭数量增加;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信息“19世纪的西欧……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