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维护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和根本利益,我国的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实现势在必行,笔者先讲述了院前院内急救的含义,然后描述当前我国急救的现状,最后对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提出了些许建议,望引起与笔者有相同见解的读者的共鸣,为我国的急救医疗事业贡献微薄力量。
【关键词】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76-01
急救医疗在保护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突发性灾害事故中担当了很重要多用,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在迅速的开展,国家明确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定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范围内。所以,建立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机制,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民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实现了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使绿色通道更加通畅,伤患者得到更快速、更有效的治疗,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院前院内急救的涵义
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的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急救医疗行为。院内急救则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依托医院和急诊科进行的急救措施。院前急救环境复杂,急救大多在事故现场、或救护车内进行;医疗条件受限,除观察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外,辅助检查一般情况下只能开展血糖测定、心电图、心电监护等检查,药品仅备有抢救药品,医疗设备配有便携式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对参与急救的护理人员要求高,技术力量单薄医师需要现场完成院前急救病历,以便与院内交接。院内急救具备处置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条件,急救器材和药品配备齐全,急诊科医护人员配备较齐,技术力量强,与各专科和医技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和接收群体伤病员的措施和能力。
2现状国内急救现状
国内对急救医疗服务机构性质的研究表明,国内缺乏统一规范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标准,急救医疗服务中相关法规、规章不够健全,各个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技术以及环境不同,急救医疗模式也花样百出,莫衷一是,比如各自为阵,“独司其职”、设备不同,难以连接、联系、沟通有限,技术措施难以顺利延续。而且对于急救当中城乡之间分层急救网络搭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层面,没有对解决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问题的路径、方法、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3 关于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建议
3.1加强急救医院网络的建设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82号文件要求:“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根据需要选择若干综合医院急诊科、急救中心纳入急救网络,负责接收急诊医疗救治,并向相应专科病房和其他医院转送”。网络医院是区域性水平的院内急救医疗的中心医院,发挥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的技术支撑作用。必须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专门组织,加强急救医疗队伍和技术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相关的培训和演练,畅通信息交流的渠道,接受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和指挥,并随着急救医疗指挥决策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实现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联网运行。
3.2标准化院前急救医疗
院前急救人员的准入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部分,医务人员必须正规培训方可上岗,应该是具有高年资住院医师资质,并在医院急诊科接受过培训并有急诊科工作经历。 院前急救管理标准化,包括接警出车时间,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现场处置次序,知情告知制度的落实,送往医院的原则等等,这些也是保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部分。急救车物品配置的准备化,除了根据院前急救工作的需要配置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简易呼吸机、血糖仪外,重要的是要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以备不时之需,并建立台账。
3.3 重视技术,减少衔接障碍
同为EMSS的组成部分,其医护人员应该具备同等的素质,无论是院前还是急诊室的医护人员,最好都是经过急诊急救专科的轮训,是一个合格的急诊急救医护人员,规定新进医护人员三年以上都必须到急救中心来轮转培训,相同的医护技术是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讲,院前急救处于与院内急救同等、甚至更重要得地位。如果将一个几乎没有生命体征的病员“搬运”到了医院,那么,这次抢救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4 加强相互沟通
有了共同的技术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也是不能完成无缝衔接的。各单位有各自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实施之前如果有变化,工作中如果发现问题,都要及时互相讨论,把两个单位的工作流程连贯起来,最好能定期和不定期的召开协调会。医院或者是院前医疗机构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都要及时通报。如院前与院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