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泉养生缘何而来
我们的邻国日本,素有“温泉之国”的美称,人们有着“一日三浴”的习惯,泡温泉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因此发展出独特的“汤治文化”。事实上,在我国,泡温泉的历史并不短于日本,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温泉文化更是从未断裂,源远流长。
温泉养生效仿动物
近日,一组野生猕猴集体泡露天温泉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猕猴们在温泉水中泡得红扑扑的脸蛋和它们享受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据说,泡温泉的起源,正是我们远古祖先发现动物在温泉水中能够御寒和疗伤,随之效仿而来的。
我国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温泉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现发现温泉三千余处,在神州大地上星罗棋布,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温泉。因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便开始发现和应用温泉。
早在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就有温泉的记载:“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泡温泉的起源虽远不可考,但温泉几乎从出现在我国的文字记载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就已经具有能治百病的神奇功效了。
东汉天文学家、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酷爱游览生活,十七岁便远离家乡,“游于三辅,入京师。”在青年时代游历骊山温泉时,张衡专门创作了一篇《温泉赋》,文中写道:“览中域之珍怪兮,无斯之神灵。控汤谷于瀛洲兮,濯日月乎中营……于是殊方跋涉,骏奔来臻……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蒸民,懿厥成兮。六气淫错,有疾疠兮。温泉汨焉,以流秽兮。蠲除苛慝,服中正兮。熙哉帝载,保性命兮。”这篇咏物赋不但从亲身感受的角度,对骊山温泉之奇之美进行感叹,又描绘了四方游客纷纷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而来游赏的盛况,更在最后将温泉与天地、圣帝之德相比较,赞美它既可以疗愈人身的疾病,使之健康生存,又可以陶冶人生的性情,使之中正不恶。这说明,早在当时,人们对温泉具有治病养生的功效已经有了广泛认识,泡温泉也已经是一项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的活动。而温泉本身,除了治病强身,也开始被赋予了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人文含义。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记载了温泉31个,并首次将温泉按温度由低至高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其中炎热特甚的温泉,可以将动物的毛烫掉;炎热倍甚的温泉能烫伤人的足部;炎热奇毒的泉水可以煮熟稻米等。书中还对各个温泉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如有的温泉有硫磺气,有的有盐气,有的有鱼等。《水经注》中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么自在,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又如“大融山石出温汤,疗治百病”、“温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则病愈,世浊则无验”等,都生动地记载了温泉的保健作用,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温泉的特点已经有了更为细化的了解,对温泉的医疗价值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亲临多地温泉进行考察,并在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将我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国最早的温泉分类学者之一。并且,他把温泉直接划归为药引之一,写下温泉的功效有:“温泉主治诸风温、盘骨挛缩及肌皮顽疥,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并提出了浴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至此,温泉历史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药用时期。
帝王缘深华清池
在封建时代,帝王的参与和推广对温泉文化的发展和流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帝王泡温泉最早的传说,可能要数黄帝。据民间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黄山的一处温泉中,沐浴七七四十九天后羽化而飞升的。那眼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出,与桃花峰隔岸相望,清波潺潺,云雾缭绕,被人称之为“灵泉”、“汤泉”。唐代诗人贾岛游历到此时,也不禁在《纪汤泉》中感慨:“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而与帝王渊源最深的,当属有“天下第一温泉”之称的华清池,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被张衡赞不绝口的骊山温泉。
骊山温泉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约六千年前就为姜寨先民所应用。最早与骊山温泉结缘的帝王,正是在骊山烽火台“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的周幽王。这位沉迷美色,酷爱享受的帝王在骊山温泉的沐浴处也颇为考究,“上无尺栋,下无环墙”,沐浴之时,昂首就能看到满天繁星,因此骊山温泉又得名“星辰汤”。
秦汉时期,秦始皇在骊山温泉进行了大规模的宫殿建设,“始皇初,在骊山温泉,砌石起宇,名骊山汤。”又引泉入室,修建了“温泉宫”。据说秦始皇最初泡温泉,正是用温泉来治疗疾病。汉代文献《三秦记》中写道:“始皇与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而洗除,后人因以为验。”意思是说,秦始皇在游历骊山时,触怒了神女,被唾一脸,脸面立即生疮。秦始皇赶忙请求神女饶恕,神女便用温泉水给他洗疗,温泉水可以治疗疮伤的经验便流传给了后人,骊山温泉也由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