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TDCR)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选取221例慢性泪囊炎或泪管鼻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1例采取EXTDCR术式,120例采取ENDCR术式,对手术效果观察3个月至2年。结果 EXTDCR术后3个月无流泪、流脓,泪道冲洗通畅101例;术后一年复发流脓者2例,泪道冲洗不通畅者6例;术后二年成功率94%。ENDCR术后三个月2例复发流泪,无流脓,泪道冲洗不通畅,半年后复发流脓。12例术后一年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其中3例复发流脓。术后二年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4例。术后二年成功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TDCR较ENDCR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复发周期长。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采取何种术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TDCR)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经典术式[3],被誉为金标准。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日趋普及,疗效也愈发稳定。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上述两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或单纯鼻泪管阻塞患者221例,术后每3个月复诊一次,观察2年,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慢性泪囊炎患者208例,单纯鼻泪管阻塞13例;男80例,女141例;年龄15~72岁;病史6个月至30年。根据鼻腔结构情况、患者接受术式的意愿、及具体病情分配为两组:EXTDCR
1.2 手术方法 EXTDCR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加用滑车下神经、筛前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爱尔卡因与01%肾上腺素混合液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与中鼻道前端填塞。于内眦角鼻侧约5 mm、内眦韧带上方约3 mm处向下顺皮纹切开皮肤、分离肌层、暴露内眦韧带及泪前嵴。沿泪前嵴切开泪筋膜及骨膜。用钝性分离器分离骨膜达泪后嵴,暴露整个泪骨将泪囊连同骨膜一起推向颞侧。如暴露不充分,可将内眦韧带箭断。用小血管钳在泪后嵴下端向鼻侧顶一小孔,用咬骨钳咬去泪骨及部分鼻骨,形成约10 mm×15 mm的骨窗。在探针的引导下切开泪囊,视泪囊大小作成前后两瓣或单独前瓣。将骨窗中暴露的鼻黏膜切开并作成相应的前后两瓣或
9.单独的前瓣,用60可吸收丝线对应鼻黏膜及泪囊壁的前后瓣或单独的前瓣。前壁缝合结扎后再将前壁缝线再与骨窗前缘附近的骨膜缝合、结扎,以便撑开吻合口,于吻合口内置入凡士林纱条,并行鼻腔填塞。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两天将凡士林纱条取出,并行泪道冲洗、随诊。
ENDCR组:爱尔卡因与01%肾上腺素混合液棉片行鼻黏膜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行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钩突前鼻黏膜浸润麻醉。从上泪点插入空芯泪道探针(如探入困难,可从下泪点插入),抵触骨壁后转而垂直顺泪囊方向向下探入泪囊,遇阻力无须强行探通,只要确定探针在泪囊内即可,以免形成假道。经泪道探针注入爱尔卡因与01%混合液05 ml,以麻醉、收缩泪囊黏膜。在鼻丘至下鼻甲前端附着点之间,钩突前10 mm用电切刀切开鼻黏膜及骨膜。形成一“[”形切口,经切口自前向后剥离鼻黏膜及骨膜至中鼻道前端,形成一以钩突为基底的“[”形鼻黏膜瓣,并暴露泪颌缝。用电钻打磨骨孔,大小约6 mm×10 mm,暴露泪囊,在泪道探针的引导下用镰状刀片沿骨孔的上、前、下缘切下泪囊,开成一基底在后与鼻黏膜相对应的“[”形泪囊瓣。视鼻黏膜瓣及泪囊瓣的大小进行修整,用钛夹对应夹持鼻黏膜瓣与泪囊瓣。吻合口处放置01%丝裂霉素棉片5 min,生理盐水行泪道及鼻腔冲洗[1,2]。在吻合口内注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术后三天及七天行鼻腔清理、泪道冲洗,并注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出院后按期复诊,不适随诊。
2 结果
EXTDCR组术后三个月无流泪、无流脓,泪道冲洗通畅者101例,术后一年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者6例,其中2例复发流脓。手术二年后未见复发病例增多。术后二年成功率94%。ENDCR组2例术后三个月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半年后复发流脓。12例术后一年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其中3例复发流脓。术后二年复发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者4例,术后二年成功率85%。(见表1)
3 结果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鼻泪管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鼻泪管阻塞,致使泪液潴留于泪囊内,如继发细菌感染,即形成慢性泪囊炎。因女性鼻泪管较细长,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是流泪和(或)流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泪囊炎作为感染灶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