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逍遥游 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称“老庄”。把智慧、文明看成是社会动乱的原因,主张“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把随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一方面宣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面宣扬人生如梦、乐死恶生。为了摆脱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庄子生平 《庄子》 《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重点句子 2、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4、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分析文章第1段。这段是如何描写鹏之大的? 1.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鹏形体之大; 2.“垂天之云”用比喻和夸张写出鹏翼之大; 3.“怒”字写出其腾飞之时的力度和气势。 分析文章第2段。引用《齐谐》中的话想说明什么? 说明大鹏的飞行也是有所凭借的。 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分析文章第3段。第3段想说明什么呢? 不同事物需要凭借的也就不一样。 分析文章第4段。第4段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这段话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小知和大知的区别,也进一步说明凭借的重要性。 分析文章第5段。这一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和前面段落有何关系? 小年不及大年。是为了说明人是要受到限制的,“知”也好,“年”也罢,人必须要看到这一点,才能超出自我的局限。 分析文章第6段。这一段和前面似有重复,你如何理解? 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说明并非简单重复,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 分析文章第7段。“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是逍遥的吗?为什么?作者又是如何看待宋荣子和列子的逍遥的? 虽然有一定的修养和才智,但都被功名利禄所束缚,无法摆脱主客观的限制,就像斥晏等一样见识短浅,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宋荣子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但修养还不够(没有忘却)。至于列子,虽然能够御风而行,然“旬有五日而后反”,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是因为“失”,“五日而后反”是因为“得”,一句话是有所待的。 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什么?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精神的绝对自由是超越了“知”和“年”的,这才是真正的逍遥。 鉴赏本文的艺术手法 1.借用寓言说理; 2.运用想像手法;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细说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场摘要: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没有电场.DOC
- 昆山联江发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引线键合模型 wire bond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pdf VIP
- 透过“人车家”战略,看小米加码大家电对白电行业影响几何.pdf VIP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4章化学模块练习(含答案).doc VIP
- 绘本《小鹿历险记》.ppt VIP
- 八年级地理中国海洋资源.ppt VIP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pptx VIP
- rca医疗案例分析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