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奥司明联合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地奥司明联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红外线物理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JOA评分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1.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有所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地奥司明联合红外线物理治疗可明显减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地奥司明;物理治疗;JOA评分
[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c)-006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腰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常见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及放射性下肢痛,患者以青壮年居多[1-2]。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牵引、针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本院使用地奥司明联合红外线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69例;年龄18~79岁;病程3 d~4年;单纯腰痛54例,腰及单侧下肢痛83例,腰及双侧下肢痛23例。所有患者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3]和国际腰椎研究会(ISSLS)[4]的标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CT检查确诊。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20~56岁,平均(38.5±7.3)岁;治疗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17~54岁,平均(37.9±7.9)岁;排除马尾神经受压者、髓核神经功能障碍等有明确手术指征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2 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YSHD-I型立式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选择功率500~800 W的灯头,照射患者腰背三焦俞、气海俞、肾俞、关元俞、环跳、承山、昆仑、委中等穴,距离20~30 cm,强度由低到高,逐渐提高至患者的耐受温度,每15 分钟观察理疗部位皮肤温度和颜色,患者如有局部痛感立刻停止照射。治疗时间30~60 min,隔天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日本腰痛评定标准(JOA),主要包括腰腿痛、直腿抬高试验等情况,分别观察患者腰腿疼痛、腰部活动范围、腰背肌力、活动能力等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最低得分0分,最高得分29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统计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Macnab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疼痛感消失,无运动受限,可进行正常工作和活动;有效:偶尔有疼痛感,能进行较轻微的体力工作;无效:疼痛情况无好转或加重,仍有神经根受压表现,需进行手术治疗。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58,P=0.004)。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57,P=0.008)(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痛常于活动时加剧,休息后减轻。多因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当正后方的髓核压迫马尾神经时,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大腿股外侧、小腿及足部出现感觉减退,严重者出现大小便失禁[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点。①椎间盘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减少,椎间盘变薄,角化硫酸盐减少导致髓核失去弹性,椎间盘结构松驰,软骨板囊性病变;②负荷过重:经测试,前屈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负荷的2~3倍,站立持重物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负荷的10倍。当腰椎间盘负重超过 100 kPa/cm2时,即可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因此前屈位和负荷过度可能是导致椎间盘损伤的主要诱因[5]。
药理学实验证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