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2.如何理解全面的语文素养: 民族母语情结; 言语交际技能; 言语行为风格; 良好的语文习惯; 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民族母语情结: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言语交际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素养。 言语行为风格: “妻子”的别称 夫人 太太 娘子 内人 老婆 媳妇 孩他妈(娘) 拙荆 堂客 婆娘 俺家里 洗衣机 …… 良好的语文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英·洛克《教育漫话》 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良好的习惯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 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 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 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 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 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 挥出巨大的潜能。 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 :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性。 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的语感与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 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我们如何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这一特点? (一)正确看待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理解。 “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美·杜威) 如:1.我看你很美。 2.《项链》中玛蒂尔德形象 (二)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001年8月11日补拜的图画 * 项 目 评分内容 分值 说 课 理念 与目标 教学理念新,体现新课改精神;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科学性、操作性强; 教学有特色。 20 内容 与过程 教学内容正确,知识层次结构合理; 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重点明确,难点突出; 教学过程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联系学生和生活实际。 20 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具有启发性; 教学手段运用符合教学需要,设计合理; 学生有效参与教学。 20 教学基本素养 教态、仪表及语言得体,恰当。 20 粉笔字 书写格式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