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自 然 环 境 地位: 范围: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原理探索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 确定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地理条件 ——制约着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气 候 条 件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影响: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作物一年一熟 地形 ——影响着农业的生产类型 土壤 ——影响着农业的生产类型 特点: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化 肥等生产资料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农业经营规模高,较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利于发展大农业和绿色农业) 人口密度 交通条件 阅读课文P62三段文字,思考东北工业,交通和人口是如何促进东北农业的发展的?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阅读图4.3、图4.4和图4.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2.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丰富? 因为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丰富。 二、农业布局的特点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热量 地形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树种、树种、畜种等分布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平原地区: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①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 减少。 ②小麦和大豆——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③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大小兴安岭和 长白山区 ①大小兴安岭——林区 ②长白山区——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 ③延边、辽南——苹果梨。 ④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柞蚕茧。 根据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①三河牛、三河马——呼伦贝尔市 ②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 ③舍饲养畜业、牛奶及乳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 畜牧业区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树种、树种、畜种等分布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鹿茸——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鹿茸 高丽参 人参 苹果梨 柞蚕茧 蚕丝被 三河马 三河乡 三河牛 农业布局: 林业 种植业 畜牧业 自南向北 渔业 种植业 农、林、牧业 自东向西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水稻:多种植在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节较短的北部地区,其中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玉米:分布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所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采取措施: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