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追忆冯其利先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忆冯其利先生   2014年11月24日晚7时半,冯其利先生因脑梗引发肺部感染不幸驾鹤西去。噩耗顿时传遍京城史地民俗界和朋友圈,令人哀痛惋惜。许多媒体和报纸也跟进报道:冠以“清王坟研究第一人”,“平民清史学家”,“著名满族民俗学者”,“草根熬成大学者”等标题,报道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和老冯的生平。更有人称其为“京城奇人”。   老冯生于1949年10月,自幼在老北京胡同中成长,青年时赶上文革动乱,学业荒废。后来他被分配到北京压缩机厂当工人。工作后,他对本职工作并没太上心,却在热心师傅的引导下,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先后自学了日语和明史。1978年,他认识了原《学习》杂志主编、后任科普出版社总编的郑公盾先生,通过为郑先生整理抄写稿件,接触到许多国内知名学者并时常求教,学识得到极大提高。后来他渐渐对清史和北京史地民俗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利用郑先生的国图专家借书证,反复研读了《清史稿》,浏览了大量研究清史的书刊,做了大量阅读笔记和心得。老冯于80年代初首次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文章,以后多有文字被各家报刊登载。目前他传世的专著有《清代王爷坟》《寻访京城清王府》《京郊清坟探寻》(杨海山协助整理出版)。他曾协助几家出版社、图书馆及档案馆编辑了《爱新觉罗宗谱》《民国北京名人地址索引》《石景山文物胜迹大全》《朝阳区地名志(墓葬部分)》《门头沟地名志(墓葬部分)》等。他还与友人杨海山共同编纂了满族沙济富察氏、费莫氏宗谱等文献。圈里人明白,若不是他过早地离世,老冯还能写出很多有价值的作品。   探寻神秘王爷坟   1982年7月,老冯偶从《北京晚报》上获悉,辽宁抚顺萨尔浒古战场开放,展出的众多石刻都是清初从北京西郊隆恩寺运去的。出于好奇,老冯在休息日去了隆恩寺。他沿着山路走上去,发现该地有一处规模巨大的墓地遗址,当时还保留有多个直径近十米的夯土宝顶和建制豪华的地宫,残留的虎皮墙,四周还有散落的石料和挺拔的白皮松等遗存。经打听,才知此处是清代的一处王爷家族墓地,可谁也说不清这些被埋葬的王爷是谁?好较真的他几番询问,打听到了溥杰先生住在护国寺街的一所四合院,就前去拜访素未谋面的溥杰先生。老冯大胆地敲开了溥杰先生的家门,开门的正是溥老先生。说明了来意,溥老热情接待了他,可他也说不清墓主是谁,但溥老告诉他清代宗室王公在北京及周边有众多家族墓地,建制讲究,等级严格,虽然大都损毁于乱世,但还保留了相当多的遗迹,目前仍是一笔“糊涂账”,如果能搞清楚,实为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并鼓励他进一步深入探索。溥老明白,想要探寻这些王爷坟,免不了要和这些坟主后裔们打交道。为了方便老冯,作为当时皇族后裔们心目中的“族长”的溥老,当即写下一份“手谕”,大意是:冯其利作为一名汉人,不辞辛苦,做了我们本该做的事情,如遇到他来访调查,要尽力帮助他……溥老的话点醒了老冯,坚定了他要把这件事做下去的信念。后来几经辗转,老冯先是找到看坟人的后裔,又通过他终于找到了隆恩寺坟主的后裔,住在福绥境地区的曾大夫。谜团终于解开,曾大夫告诉老冯,她的先辈是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即清朝初年的饶余敏亲王。老冯又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在抚顺展出的那些石刻,是1927年少帅张学良为其父张作霖修建陵园时,特地购买、拆运过去的。初战告捷,使老冯增添了继续探寻的热情。   1983年初,老冯特地弄到几份北京测绘局编的京郊地图,开始了他走火入魔般的探寻历程。从此,他心里只想着这件事,时刻关注着书籍报章及文献史料上的有关信息。凡是地图上带“坟”和“碑”或“宫”,以及某某“福地”等的地方,他都要去。那时他主要是利用公休节假日外出考察。几年下来,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郊大地、荒野丛林、山岗沟壑。他先以京郊为主,后范围又扩大至蓟县、遵化、易县、涞水等东、西陵周边。很多墓葬处于山根、山坳的偏远地带。他不会骑车,只能乘公交和步行。   老冯天生平足,走长路就感到吃力。最初几年的考察着实让他吃了不少苦。他经常天不亮就出门,带几个烧饼一瓶水,住2元钱一晚的大车店。很多次,他因路程遥远,到了现场已过中午,还要掐算好回程的长途车,而不得不缩短采访。外出考察回家,他要整理采访笔记,对照史料记下心得要点。他曾因采访过晚又迷路,曾在一座破庙里留宿到天亮;也曾在刺骨的寒风中久等长途车被冻僵过;甚至曾被当地人误认为是盗墓团伙的“探子”。老冯身体底子不太好,30岁左右不幸患上慢性肾炎。当时他生活拮据,一家三口借住在菜市口南一座大杂院里的一间不足9平米的偏房里。他只得以铺当桌,常年笔耕不辍,有时从天明抄写到天黑,却乐此不疲。   王爷坟周围的村庄里都住有“看坟户”的后代,这些人家的先辈有当初随统兵的“主子”入关的、也有的是王爷家的世代“家奴”。有些坟地旁甚至有“坟主”的后代居住。那是因为清朝灭亡后,王公贵族家失去俸禄,家道逐渐败落,皇族后裔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