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刍议
作者简介:高泽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汉语阅读课是对外汉语课程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分技能课程,它是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语言输入方面的重要补充,所培养的阅读能力也是汉语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一定要紧紧把握阅读课教学的原则,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将阅读课上好。本文从课前准备(包括第一节课的准备、背景教学法、语言的准备)、教学步骤、作业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表达了对阅读课教学法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背景教学法
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阅读。阅读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而且在语言学习尤其是缺乏目的语环境的第二语言学习中,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入。有人指出,Literacy是指利用出版的信息在社会上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扩展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过去,我们把不识字的人称为文盲,而这句话表明,阅读时不能将文字中的信息加以提取利用就可称之为没有读写能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变得举足轻重。
一、阅读课的特点和目的
阅读课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执行者,贯穿于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阅读课是一种分技能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以及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这就要求教师从词汇句型、阅读技巧和理解文章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1.词汇和句型的训练是最基础的,没有词汇和句型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无从下手;2.阅读技巧的训练其实就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阅读技巧集中反映为答题技巧。这项能力不同于其他两个方面的能力——词汇句型的掌握和理解文章的能力都是要长期积累的,而阅读技巧形成习惯后便可以一劳永逸;3.理解文章的能力需要依靠中式思维方式的培养,了解了中式思维方式后,就可以从作者的思路出发,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这突出了阅读课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总之,阅读课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其汉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课前准备
(一)第一节课的准备
心理学有一种现象叫做“首因效应”,就是第一印象的效应。人们接触一个陌生人后获得一些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对方的印象,进而对对方的为人及其未来行为进行假设,最后开始用这个滤色镜观察对方。第一印象相当于一个标签,一经形成,对某人的认识就具有了一定的主观倾向性。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如果老师第一节课讲得很成功,使学生特别喜欢,就能建立起学生对于自己的信任,之后的课程就更容易顺利进行;反之,老师的教学能力就不能使学生信服,之后课程的进行就举步维艰。因此,第一节课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该对学生的国别、年龄、汉语水平等基本信息有所了解。不同的国家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学习习惯等,再加上年龄和汉语水平的差异,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用语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
其次,第一次上课建议教师先不要讲课。第一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从而喜欢上这门课、学好这门课。因此,上课之前,老师最好至少提前10分钟到教室(以后每节课也是这样),站在讲台上等候学生,树立教师的威严感。上课以后,教师可以针对阅读课对学生做一个调查,比如“你觉得汉语阅读最难地方在哪里?”或“你喜欢这本书里的哪些文章?”通过这样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兴趣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之后,老师提出自己上课的要求:如“不预习”“有问题随时提问”“按时上课”“不查字典”等,然后一一明确。“不预习”是因为阅读练习要在课堂上完成,所以不需要学生提前知道生词的含义和文章内容;“不查字典”要求做阅读时禁止使用字典,培养猜词能力。可以安慰学生:“有不认识的字或词没关系,因为你不是中国人。”
接着,展示出一学期的计划和安排,包括要学的课文,考试的次数和每次的时间,期末总成绩的核算方法等。
最后,简单地介绍本学期需要训练的阅读的技巧方法,给学生建立信心,让学生觉得阅读其实很简单。
(二)背景教学法
1.文化学理论
萨丕尔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一个民族的语言本来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对于语言的制约性是显而易见的。在阅读课中,文化通常体现在文化词语、民俗文化、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最常遇到的就是文化词语。如“赡养、谦虚、孝顺”等英汉意义非等值词语和“小康、晚婚晚育、精神文明、天伦之乐、户口”等汉语国俗词语都分别体现了价值观念和民俗文化知识的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