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75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福尔可定溶液,疗程均为7天。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9),能更好地改善咳嗽、咯痰症状。
结论: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辨证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确切。
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肺脾气虚型补中益气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71-0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既往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指由各种鼻炎(过敏性及非过敏性)、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1]。杨娟等调查发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在小儿慢性咳嗽中的发病率是35%,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成为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往往病情迁延,反复就医,过多服用抗生素,并影响患儿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本研究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进行辨证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本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断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75例。西医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与2008年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除外肺炎、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等器质性疾病。中医诊断符合肺脾气虚,其主症有:咳嗽,咯痰稀薄色白;鼻塞,鼻痒或流涕;咽痒;次症有: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自汗,怕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1.2一般资料。患儿随机分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药治疗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6.32±2.3)岁;病程(4.2±1.9)月。对照组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9±2.4)岁;病程(4.4±2.1)月。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中药治疗组所用方药以补中益气汤合苍耳子散加减而成,再随证加减。主方:黄芪10-15g,党参15-18g,白术8-12g,陈皮5-10g,当归8-10g,苍耳子3-6g,辛夷花3g,白芷3-6g,桔梗3-6g,甘草3g。咳而气促者加五味子;痰多而黏腻者加法半夏、川朴、茯苓;自汗、怕风者加防风;便溏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等。1剂/天,凉水煎2次,分早晚2次饭后服用,7剂为1疗程。
对照组采用复方福尔可定溶液口服[3](澳特斯,香港澳美制药产品,100毫升/瓶,每1ml含福尔可定1.0mg,盐酸苯丙烯啶0.12mg,盐酸伪麻黄碱3.0mg,愈创木酚甘油醚10.0mg,海葱流浸液0.001ml,远志流浸液0.001ml)。用法:每天服三至四次,6个月到2岁:每次服2.5毫升;2~6岁:每次服5毫升;6岁以上儿童及成:每次服10毫升。两组均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
1.4观察指标。显效:咳嗽消失,无痰;有效:轻度咳嗽,少量痰;无效:症状无好转,咳嗽加重,有痰。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中药治疗组显效28例(70%),有效10例(25%),无效2例(5%)。对照组显效17例(48.6%),有效8例(22.9%),无效10例(28.6%)(2例未坚持治疗)。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7.9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2不良反应。中药治疗组服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初次服药后出现思睡,胃肠不适,予以适当减量和停药各1例。
3讨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跨内科和五官科两科的疾病,临床常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该病是由于罹患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时,鼻和鼻窦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呼吸道,通过神经反射使咳嗽反射敏感化,并引起气道高反应状态,从而导致的慢性咳嗽。中医尚无对应名称,现多称为鼻性咳嗽,属中医“久咳”、“久嗽”、“鼻窒”、“鼻渊”等范畴。在中医学中认为“鼻者,肺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灵枢·本神》)。说明了肺与鼻在生理上关系密切,而两者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故诊治慢性咳嗽时需望鼻,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时不仅治肺,当肺鼻同治。
小儿脏腑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