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其他简单机械和全章概括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十三章 其他简单机械和全章概括
其他简单机械
课程标准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滑轮及定滑轮。
(2)了解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2.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及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突破
1. 重点: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
(1)动滑轮、定滑轮可以看作杠杆,它们的支点分别在滑轮的边缘和滑轮的轴上,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动滑轮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所以动滑轮可看为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由于定滑轮的支点在轴上,所以定滑轮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故它是等臂杠杆。
(2)使用动滑轮时,力的方向改变,动力臂的长也随之改变,只有竖直向上拉绳子时,动力臂才是滑轮的直径,这时用的力最小。使用定滑轮时,力的方向改变,而力的力臂不变,所以力的大小也不变。
(3)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别如下表:
动滑轮 定滑轮 定义 滑轮的 随物体一起
动 滑轮的 不随物体一起
动 优点 省 力 改变 的方向 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 的杠杆 杠杆 应用 起重机 升旗的旗杆顶端的滑轮 注意:动滑轮的支点在滑轮的边缘,如图1所示的C点。
[例1] 如图1所示,把动滑轮看做一个杠杆,则其支点是 点,当拉力方向竖直向上时,则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倍。拉力F= G(动滑轮的重力不计);当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拉力F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1
分析:用力拉动滑轮及物体向上运动时,其支点是C点。当拉力竖直向上时,动力臂是动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动滑轮的半径,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当力的方向变化时,动力臂小于动滑轮的直径,用的力应变大。
答案:C;2;;大于
2. 难点:使用滑轮组时,承担货物绳子股数的确定。
用隔离法确定滑轮组绳子的股数
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等于总重的几分之 。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绳子的股数,在分析时可用“隔离法”——就是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把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开,看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有几股绳子,就等于几。如图2中甲滑轮组;乙滑轮组;丙滑轮组;丁滑轮组。
图2
拓展:由图2丙,丁可看出,用同一个滑轮组提物体,人站在地面上拉绳比人站在动滑轮上拉绳,承担货物的绳子股数小1。
[例2] 如图3(a)(b)滑轮组分别提重量为G的物体匀速向上运动,试确定拉力F与物体G之间的关系(动滑轮重及摩擦、绳重不计)
图3
分析:(a)图物体的重量由2股绳子承担,(b)图物体由3股绳子承担,由于每股绳子的力相等,所以,(a)图中。(b)图中。
答案:;
思维能力拓展
水平放置的滑轮组的特点
[例3] 如图4所示,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那么拉力F为 N,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N,若拉力F移动了2m,则A移动了
m。
图4
分析:本题动滑轮的动力施加在转轴上,是一种费力的用法,和图5比较可以看出,则,而测力计的示数为5N,故。A端移动的距离是F端移动距离的2倍,即。
图5
答案:10;5;4
易错点悟:水平放置的滑轮组,绳子末端所用拉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受的摩擦力,而与物体本身的重力无关,因为物体的重量大,摩擦力不一定大。
跟踪巧练1: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6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图6
答案: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有2种组装方法:一是由2股绳子拉汽车;二是由3股绳子拉汽车,我们选取省力的方法3股,如图7。
图7
综合探究创新
动滑轮、定滑轮特点及实验、分析能力
[例4](05年黑龙江省中考·课改卷)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物理期中复习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doc
- 初三物理期末试卷 上海科技版.doc
- 初三物理期末试卷 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doc
- 初三物理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doc
- 初三物理总结复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知识精讲 上海科技版.doc
-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精讲 人教四年制.doc
- 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 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三)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四)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弹力和重力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doc
- 初三物理第四章 电路的连接(下) 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知识精讲 教育科学版.doc
- 初三物理第十四章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doc
- 初三物理第十四章 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doc
- 初三物理第四章 认识电路 电路;电路的连接(上)知识精讲 教育科学版.doc
-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 机械效率和功率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doc
- 初三自然科学知识精讲 华东师大版.doc
- 初三英语 Unit 15 A doctor for animals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 初三英语Chapter6 Comic strips Reading3知识精讲 上海牛津版.doc
- 初三自然科学综合复习 知识精讲 浙江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