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研究”
成果简述书
成都市龙潭小学
【内容摘要】 城乡结合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乏力,学校教育的忽略,学生不懂规矩,忽视礼仪成为普遍问题。和谐社会呼唤文明,城乡一体化需要礼仪。“不学礼,无以立”,“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我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的研究。通过三年多的“寻礼”“行礼”“乐礼”“尚礼”系列活动,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等发生了显著变化。每天早晨,没有老师组织,学生一到校门口便自发排队秩序井然地进入校园。雨天学生进校后,从校门到教学楼有一条清晰的沾满黄泥的路,而其他地方干干净净。这一切,既不是学校刻意的要求,也没有老师的组织,而是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逐渐自发形成的……
由于成效显著,2009年5月5日,市教育局关于农村(涉农)小学内涵发展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课题成果面向20个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部分校长进行了交流,我们的礼仪教育研究得到了同行与社会的高度认可。正如同行评价的“xx小学的礼仪教育符合学校实际,走的是内涵发展之路,礼仪教育已经成为特色”。
【关 键 词】 城乡结合部 小学生 礼仪 习惯 培养
【正文】
第一部分 课题提出
我校地处市区与农村接壤的三环路外,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在场镇已全面纳入政府“城中村”改造。目前学校96%的学生系农村子女,半数农民已经失去土地,不断搬迁和集中租住,加之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增加,当地的耕种文化、客家文化、商业文化、创业文化、休闲文化等交织在一起,使所在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淳朴的农耕文化正在退化。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本质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农耕文化失去了生长的沃土;(2)重礼仪的传统客家文化面临消失。虽然学校处于客家方言区,80%以上的师生都是客家人的后代,但随着社会变迁,客家文化中“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的传统文化精髓正在弱化面临消失;(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气息更浓,不少劣习正在增加,表面的城市生活与居民自身的素养形成强烈反差。
外在的变化促进形成了这样的社区状况:居民交通规则意识淡薄,违规横穿马路现象众多;公共意识不强,不少人随地乱吐口痰、乱扔垃圾,不少人衣冠不整,穿着拖鞋或赤着上身在公共场所行走,不少人语言不太文明,经常说着粗话和脏话;家庭教育重孩子学业分数轻习惯养成,疏于做人教育。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加之学校的忽略,学生不懂规矩,忽视礼仪成为普遍问题。课题研究前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校大门还未开,已来了百余名学生,挤作一团。尽管全体值周教师齐上阵,开门的刹那,蜂拥而入的人流将教师挤得摇摇晃晃。
课间休息时,有的学生在楼道上横冲直撞,大声地笑骂着;有的在地上打滚,旁若无人;有的趴在楼梯扶手上“滑滑梯”。
电话机旁,忘带作业本的孩子吵吵嚷嚷,吩咐自己的父母马上将作业本送到学校来。
放学后,一些学生边走边吃着烧烤,经常还从嘴里冒出脏话。
……
和谐社会呼唤文明,城乡一体化需要礼仪。“不学礼,无以立”,“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我校于2006年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拟通过校园礼仪氛围的营造,学科渗透,校本课程的实施,少先队组织礼仪的实践,社区和家长参与等方式,让小学生在寻礼、行礼、乐礼、尚礼中快乐参与和体验,做到在校内外言谈举止文明,待人接物有礼貌,与人交往讲礼节,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在研究中,我们将礼仪习惯界定为:所谓礼仪习惯,就是指符合社会文明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礼仪规则在学生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自然地甚至自动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归纳总结出良好礼仪习惯有三个特征:自觉性、稳定性、规范性。根据礼仪习惯特征衡量我校研究初期学生礼仪现状,其实就是礼仪习惯特征的缺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礼仪行为缺乏自觉性,具有他律性的特征;第二,学生的礼仪行为缺乏稳定性,具有情境性的特征;第三,学生礼仪行为缺乏规范性,具有随意性的特征。
第二部分 改革措施
我校通过校本课程——礼仪课(每周一节)、以礼仪为主题的班队会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渗透等途径开展了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即:
寻礼:活动基础上自下而上编制目标体系,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行礼:运用策略培养学生的各项礼仪习惯,体现“活动中体验,实践中培养”的理念。
乐礼:用快乐礼仪的思想让学生享受礼仪,体现“走进童心,快乐习礼”的理念。
尚礼:引导师生形成崇尚礼仪的价值追求,体现“环境熏陶,文化育礼”的理念。
一、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寻礼:在活动基础上自下而上编制目标体系
礼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园怎样做“课题”研究.ppt
- 广西南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康巴什二中化学其中试卷.doc
- 廖光菊-小课题.doc
- 幼儿生活主题教案设计.doc
- 廖华教学计划(2012-2013上学期)新.doc
- 平面动画制作(校本教材).doc
- 延庆县下屯中学课题申请-评审书.doc
-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doc
- 开放的中国积极走向世界专题复习.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