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__培训课件.ppt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牙周袋的类型 (一) 按袋底与相邻组织关系分 1、骨上袋 (suprabony pocket)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牙槽骨嵴的冠方,牙槽骨呈水平型吸收 骨下袋 (infrabony pocket) 袋底位于牙槽骨嵴 的根方,多为牙槽骨 垂直吸收。 (二) 按累及牙面 1.?? 单面袋(simple pocket)只累及一个 牙面。 2.? 复合袋(compound pocket)累及两 个或两个以上牙面。 3.?? 复杂袋(complex pocket)呈螺旋形 袋 ,起于一个牙面,扭曲回旋于另一个 牙面或根分叉区。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 掌握: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临床表现。 熟悉:牙槽骨吸收的局部因素和病理。 了解: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 一、 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与骨吸收有关的细胞由一系列因素来局部调节。 前列腺素、IL-1β、TNF-α 、IL-6 二、牙槽骨吸收的组织病理 (一)? 炎症: 慢性炎症是牙周炎骨破坏最常见的原因。破骨细胞和单核细胞与骨的吸收有关,破骨细胞去除骨的矿物部分,单核细胞降解有机基质。 在离炎症中心较远处、或被吸收的骨小梁的另一侧,可有骨的修复性再生或新骨沉积。 (二)合创伤: 常引起牙槽骨的垂直性吸收;但现在亦有人发现,在菌斑多、炎症重的一侧骨吸收重,邻牙的炎症较轻,骨吸收少,因此形成了垂直性骨吸收,可以没有咬合创伤的存在。 三、牙槽骨破坏的形式 (一)水平型吸收 (horizontal resorption) 骨嵴高度降低,最 常见,通常形成骨 上袋,但同一个牙 齿的四周牙槽骨的 破坏程度不一定相 等。 (二) 垂直型吸收(vertical resorption) 牙槽骨发生垂直或斜行吸收,与根面之间形成有一定角度的骨缺损。多形成袋底位于骨嵴根方的骨下袋。 骨下袋根据骨质破坏后剩余骨壁数可分为: 一壁骨袋:骨质破坏严重,仅存留一侧骨壁,常见于牙槽间隔区。 二壁骨袋:骨袋仅剩2个骨壁,多见于邻面骨间隔破坏。 三壁骨袋:三个面均为骨壁,多见邻、颊、舌侧均有骨质,另一壁为根面或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 四壁骨袋:牙根四周均为垂直吸收形成的骨下袋,牙根位于袋的中央,骨壁与牙根不贴,治疗效果差。 混合壁袋:垂直吸收在各个骨壁的程度不同所致。 (三) 凹坑状吸收(osseous crater):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其中央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多发生于后牙龈谷区。 (四)其他形式的骨变化 反波浪形骨缺损(reversed architecture)由于各部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匀所致。 四、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 正常情况下,骨嵴-釉牙骨质界的距离≈1-2mm。 主要用X线片观察,主要显示近远中的骨质情况,颊舌侧骨板不清晰。骨下袋难于确定是几壁骨袋。 临床表示方法:按吸收区占牙根长度的比例来描述。吸收为根长的1/3、1/2、2/3 第四节 牙齿松动和移位 掌握:牙松动和病理性移位的原因。 一、 牙齿松动 生理情况下,有不易觉察的动度均<0.02mm 常见的原因有: (一) 牙槽骨吸收: 最主要的原因,多为不可复性。 松动度:与吸收的程度、部位、牙根形态有关。如吸收根长的1/2以上;牙齿各面均有吸收;单根牙、牙根短小或呈锥形。 (二) 咬合创伤:牙槽骨吸收不严重而牙周膜间隙宽、牙松动明显应当考虑咬合创伤。 (三) 牙周膜急性炎症:急性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牙外伤。 (四)牙周翻瓣术后:手术创伤使组织水肿,导致牙齿暂时性动度增加,是可复性的。 (五)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月经、避孕药。 (六)其他:生理性、病理性。 二、牙的病理性移位 好发于前牙,如侵袭性牙周炎的早期。 (一) 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与该牙所受到的合力之间失去平衡,多向着合力的方向移位、扭转。 (二) 合力的改变 影响合力的因素:①牙接触区、牙列的完整性;②牙的形态、牙尖斜度;③合力与唇颊舌肌的平衡。 第五节 牙周病的活动性 研究表明: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和加重期交替出现。 静止期(quiescence):炎症反应轻,没有或很少有骨和结缔组织附着丧失。 加重期(exacerbation):骨和结缔组织附着的丧失,以及牙周袋加深,也称活动期。 活动期的判断:目前尚无理想的客观指标。一般以定期(2~3个月)测量附着丧失程度来监测。如在两次检查的间隔期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