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本来就是生活的滋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意本来就是生活的滋味.doc

诗意本来就是生活的滋味   许久以来,我以为古诗词就是用来鉴赏的,只有闲暇和心旷神怡之时才能浅吟朗诵。然而,当我为出版社写完关于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章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爱上了诗歌。因为古人写诗大多有着个人身世的倾诉,也有短暂情境的触发,更有妙手偶得的思悟和神来天赐之笔。诗意并非纯粹的愉悦,而是多种滋味交织后的审美回味。诗意就是将生活和人生当做审美的对象,思考而咏叹。用心地生活,细细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咸,正所谓人生悲欢离合总是情。有了这种认识和体会,看待古诗词的眼光就为之一变,走上了生活写诗的道路:言为心声,诗言志,歌咏情。诗意本来就是生活的滋味。   翻开古代诗歌史,陆游写诗歌近万首,苏轼的诗歌有三千多首,王安石的诗歌总量也近两千首……可以说,只要愿意写诗,生活无处不入诗。在诗人那里,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悲叹是曲,豪情是歌。将生活咀嚼出滋味,即流泻笔端而为诗。怀着这样的感触,我和学生根本顾不上对诗歌形式的雕琢,便直接踏上了“我手写我心,我心自有诗”的轨道。   高三生活总是有几分枯燥,但生活并不因为枯燥就无价值。九月中旬,阴雨绵绵,更是给高三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上晚自习时,我一进班就看到了学生们的困倦,十几个人伏案而睡,其余学生也毫无精神。   同学们睡得太安详了,眼看就要上课,真不忍心叫醒他们。“怎么办呢?”迟疑间,两三个学生识趣地碰醒同桌。我想:“喊醒了,还是没精神啊?总不能大吼一声‘我劝诸公重抖擞’吧!”此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就写首诗吧,送给同学们,或许还能出奇制胜呢。”   拿起粉笔,我在黑板上写下:“复习必修五第一单元。”随后,写诗:   秋雨丝丝凉,身感心神爽。   盼君惜时光,莫负爹和娘。   刚写完,我就看到个别学生拍了同桌:“还在睡!看看黑板上说谁哩!”这时,上课铃响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瞪大眼睛,直视黑板。诗歌在学生们的心里逐渐发酵。这一刻,我知道,写诗的效果慢慢显现了。   看完黑板,多数学生开始了复习。我在教室过道里踱着,学生孙玉宏递给我一张纸,说:“我给您的诗改了一下,不知道好不好?”我说:“改了就有思考!”   我把他这首诗写在黑板上:   秋雨丝丝缓,身感心神宽。   莫待时光散,后觉泪满衫。   刚写完,一个学生喊我:“老师,我同桌白松宁也写了一首。”   秋雨丝丝涟,身感心神倦。   背水战雄关,不胜成囚犯。   正好是三首诗,并列在黑板上。学生们一下子全都看着黑板,却不复习了。我说:“还是请大家先复习,最后十分钟咱们再请作者谈写诗的原因,好吧?”继续复习时,不少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往黑板瞟一眼。   最后十分钟,我一站上讲台,刚举手还未说话,学生们却出奇地安静了。我说:“下面,咱们就请孙玉宏说说写诗的原因吧。”   孙玉宏答:“我就是感觉到老师写的不好,才想着改改,写这首诗的。”   “还有吗?”   孙玉宏摇摇头。   “下面,请白松宁同学说说自己的写诗想法吧?”   白松宁回答:“我们高三生活太苦了,我心里很苦,根本感觉不到凉爽。再说了,我们明年考不上大学,上学十几年真是辜负父母和亲戚朋友的期盼,我感觉到考不好就像犯罪一样。”   “那就成囚犯了?”   白松宁解释:“古人说成王败寇,高考失败那不也很类似吗?”   “同学们,你们有这个感觉吗?”   学生七嘴八舌:“差不多。”“就是那样。”“考不好,还可以复习,怕啥?”   “看来,白松宁的压力挺大的,真是一个感恩父母的人。他朝着最努力的方向走去,才会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啊!下面,谁来评论一下哪一首诗更有味道?”   陈宇佳和陈佳佳先后发言:“老师你写的诗太直白了,也不太押韵,白松宁写的诗有点悲痛,孙玉宏写的诗有韵味,最后一句泪满衫,很有韵味。”“孙玉宏的诗有文化感,我觉得有文化感的诗是好诗。”   我趁机点拨:“那什么叫文化感和韵味呢?来看看孙玉宏的诗句,泪满衫,是不是在古代诗歌里面见过类似的用法?”(学生未反应过来)   我又提示:“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名叫《琵琶行》,有两句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眼泪把衣衫都打湿了,那流下的眼泪太多了,说明诗人――”   “太感动了!”“太伤心了!”   我总结:“诗歌有文化感,有韵味,就是诗歌的语言有历史有故事,情感含蓄深沉。我也认为孙玉宏的诗写得好!谢谢玉宏!”(学生热烈鼓掌)“下面,咱们就说一说,这三首都是从秋雨开始写起,为什么情感却很不相同呢?”学生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几分钟后,张君珂说:“你写诗的目的是让我们好好学习,他们俩却不是的。”宋俊芳说:“白松宁的诗我们都有感受,我们天天做题确实都很‘倦’。”   学生发表了见解后,我提示:“我们的身份不同,写作目的也不同。我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